[重庆] 南川金龙村“五小”工程:让村庄善治有序
产生日期:2021-05-11 13:42 来源: 重庆日报
金龙村以前人均收入仅能解决温饱,村容村貌“脏乱差”、产业项目推不动、党员踩着饭点来开会。
2016年9月,村支书罗春兰走马上任后,针对村民、党员反映的问题,推出了“五小”微治理工程,村容村貌逐渐发生了改变。
党员干部形象差,怎么办——开展“小评比”,搭建乡村治理“大舞台”。村干部要比作风、比落实、比作为,党员要比奉献、比服务;变单向评比为双向评比,党员主动性大幅提升。
党员服务群众时间少、和乡亲距离远,怎么办——点亮“小红星”,积攒乡村治理“大能量”。以村党支部为龙头,组建政策宣传、义务监督、清扫保洁、安全巡逻、抢险救灾5支党员志愿服务队,为村民提供“星级”服务。
村民卫生习惯差、文明意识弱,该咋办——吹响“小喇叭”,谱出乡村治理“大乐章”。乡村小喇叭里设置红黑榜曝光台,身边人播报身边事,在茶余饭后的笑谈中调侃不文明行为;“新乡贤”和德高望重的老人引导村民立家训家规,贴到每家每户墙上。
鸡毛蒜皮酿大祸、咫尺乡邻难和睦,怎么解决——办好“小诊所”,共享乡村治理“大和谐”。村里的“法律小诊所”将“望闻问切”演化成接诊、出诊、会诊、辅诊、义诊的“五诊”服务,成为群众了解政策法律的“信息库”和化解矛盾的“疏导站”;专门聘请法律顾问,培养了10名法律明白人。
青壮年外出打工、家中平安让人犯愁,如何破解——编织“小网格”,构建乡村治理“大平安”。与通信网络公司合作,实现公共区域视频监控全覆盖;20名党员轮流夜间巡逻,增加群众安全感。
如今走进金龙村,灰瓦白墙的农家小院错落有致,鸡鸭在栅栏里圈养着,屋门口摆放着垃圾分类箱。“五小”工程不仅让金龙村的村容村貌变美了,种养能人也被吸引而来,一大批产业发展、兴旺起来。
金龙村先后建成1000亩有机香米、1000亩蓝莓、1000亩蔬菜、1000亩花木4个种植基地;高标准改造农田3000亩,建成两万平方米的农业体验采摘园;围绕“现代农业+乡村旅游”,招商落地企业13家,特色民宿1家,其中有5家龙头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