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 特色产业连战连捷 精深加工“钱”景可观
产生日期:2020-12-22 10:19 来源: 天眼新闻
八山一水一分田、没有平原支撑的贵州,农业的出路在哪里?念好“山字经”,加快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新步伐。
“十三五”时期,贵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立足资源禀赋、气候条件、产业基础和市场需求等,因地制宜发展壮大十二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取得了连战连捷的可喜成绩。今年前三季度,全省一产增加值1844.96亿元,同比增长6.1%,增速位居全国第一。
迈上新征程,续写新篇章。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提出,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构建高质量发展乡村建设体系。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大力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做大做强十二个重点农业特色优势产业,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青山变“金山” 打好优势生态牌
经过脱贫攻坚的“大考”和农村产业革命的“洗礼”,贵州省十二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风生水起,为农业现代化、农村发展、农民增收夯实基础。上半年,全省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047.76亿元,比上年增长5.4%,继续保持全国前列;全省十二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经营主体25845家,农民合作社70313户。
旌旗猎猎,战鼓催征。没有平原支撑的贵州,正日积月累把青山变“金山”,在农业现代化的征程中演绎着林下经济的生动实践。
“从早上开始掰,一天能掰一百四五十斤竹笋,一斤卖两块五,一天就能收入300多元。”不久前,大方县星宿乡松树村的3000亩方竹采收完毕。村民李琴以前常年外出打工,如今在家门口就业,一家人的生活越来越红火。
“松树村大部分农户的土地都流转或入股合作社发展方竹产业,由合作社带动农户统一规划和实施、抱团发展,老百姓则通过土地流转、利益分红和务工等方式增收。目前稳定务工20余人,临时用工量达1200人次,发放务工工资27万元。”星宿乡松树村村主任张勇说。
特色林业是贵州大力发展的十二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之一。贵州以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为抓手,围绕优势产业调结构,在林业生产上念好茶叶、特色林业(竹、油茶、花椒、皂角)、水果、刺梨等产业“山字经”。
“一棋盘活十万山”,绿水青山正在成为贵州人民的“绿色提款机”。如今,贵州茶园700万亩、蓝莓18.2万亩、李子254万亩……面积均是全国第一。
坝区“聚宝盆” 铺就优质产业路
2018年冬天,全省启动坝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一颗颗散落在山间的“珍珠”伴随农村产业革命的深入,释放前所未有的活力。
武陵深处的松桃自治县正大镇水竹坝区精品水果基地,立足坝区6000亩以上和非坝区2000亩以上新增种植任务,多措并举打出“长短结合”“林下种植”系列“组合拳”,仅水竹坝区已完成300多亩9个品种的果树新增种植。
近年来,贵州省围绕稳产、优供、增效的目标,聚焦农田建设,加大坝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推动加快建成一批高产稳产、田块平整、土壤肥沃、排灌方便、道路通畅、生态良好、宜于农机耕作的坝区耕地,夯实现代农业发展基础。
2020年,贵州省下达省级财政坝区产值奖补资金2.5亿元,专项用于奖励达到产值奖补条件的坝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预拨省级坝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财政奖补资金1.89亿元,专项用于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施坝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截至目前,全省坝区拥有县级以上龙头企业1685家、合作社4276家,分别同比增长22.4%和4.41%。此外,已建成坝区冷库库容39.8万立方米。
在疫情防控特殊时期,全省各坝区积极应对当前形势,加强农作物茬口衔接,推广间套复种、水旱轮作,以及“一年多季”“一田多收”“一业多效”等优质增产增效生产方式,实现全省坝区平均复种指数200%以上。
发展深加工 延伸农业产业链
初冬时节,在开阳县龙岗镇贵州山野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一台台生产机器有序地排列着,工人们正忙着加工猕猴桃干,果香弥漫着整个车间。
“之前没有加工厂,水果不好卖。现在龙岗镇建起了水果深加工生产线,公司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以市场保底价收购水果、蔬菜等农产品,加工成果干、软糖等产品,让农户种植的优质水果不愁销路,实现增收。”贵州山野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员工袁梅介绍。
据了解,该公司生产的水果系列产品,备受消费者青睐,远销成都、昆明等地,年产值达千万元以上。
为提高农产品附加值,贵州通过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上半年,全省规上农产品加工业产销量达94.4%,农产品加工业增加值增速5.4%。
一颗颗刺梨果摇身一变刺柠吉,一个个小辣椒加工变成瓶装辣酱,一篮篮百香果变成了甜果脯。
田间地头的耕地者变成了现代农民,在农业和工业间自如转换。今年全省12个特色优势产业预计临时用工总数将达10.3亿个,把村民尤其是贫困村民吸纳到产业链上,贵州农业正打破传统方式稳村民就业,促村民增收。
贵州农业正从自给自足向参与现代市场经济转变、从粗放量小向集约规模转变、从“抱鸡赶集”向现代商贸物流转变、从农民零散养殖向形成紧密相连的产业发展共同体转变、从单一养殖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转变,以市场为导向,把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模式引入农业,用现代理念来引领农业,用现代技术改造农业,贵州农业现代化发展积蓄起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