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一村一品、一镇一业”走出富民兴村路
产生日期:2019-10-29 01:41 来源: 东方城乡报
广东云浮市罗定市的肉桂、云浮市郁南县的无核黄皮、云浮市新兴县的紫稻……如今,提到广东的农产品或南药,似乎都和特定地域有些关联。近年来,广东省“一村一品 一镇一业”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有100个产业镇被认定为首批省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镇;有24个村镇获全国第九批“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称号,今年新增数量名列全国第一。在铸就富民兴村产业方面,广东交出了一份高分答卷。
推动特色产业做大做强
气候资源和生物资源丰富,广东的农业优势得天独厚,又因其资源禀赋的千差万别,广东发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又坚持差异化的理念,积极发展小而精、小而美、小而特、小而高的产品。
在今年的国庆假期,位于云浮罗定市榃滨镇的肉桂主题公园成了不少人度假休闲之地。漫山遍野、郁郁葱葱,淡淡桂香、沁人心脾。罗定肉桂主题公园占地2000多亩,规划建成集种植生产、观光娱乐、采摘体验、科普教育、中医药研究、养生为一体的综合性主题公园。这里也是罗定聚力推动肉桂一二三产业相互融合和全产业链开发的重要举措之一,同时,也带动当地乡村旅游产业链发展,增加农户就业和收入。
目前,榃滨镇肉桂种植总面积达14.1万亩,有肉桂加工企业和合作社25家,种植户10842户,从事肉桂加工351人,2018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5887元;2018年肉桂产值为66255万元(其中肉桂农业产值21000万元),预计2019年产值达69120万元。
而在唯一一个“中国无核黄皮之乡”云浮市郁南县,金灿灿的“正气”果黄皮虽然规模不大,但却能量不小、效益不少。早在1932年,郁南县建城镇人曾乃桢收集挑选了一批黄皮树在家乡种植,其中两株经天然杂交,竟生出硕大且无核的果实。80多年来,不少人把这一“天赐好果”带到外地栽种,但始终没能收获如郁南一样的品质。无核黄皮不断在郁南的田头山间延展,种果成势,当地农民变果成金,郁南以果成名。
既强调挖掘地方特色,也注重统筹谋划。这是广东发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的全域化思路。记者了解到,“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作为广东省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被列为2019年全省十件民生实事之一。
现代技术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发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既要特色,也要绿色。广东着力提升和推动绿色生态技术、农业机械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为特色产业发展提供智慧支撑。
全自动化洗瓶和灌装车间、高温灭菌车间、无菌接种室、培养室、自动温控炼苗移栽大棚一应俱全,各种生产场所需要的各种仪器设备正常运行,这里是云浮罗定市龙湾镇南药种苗组培中心,年培育优质种苗2000万株以上。
龙湾人历来有种植南药的传统。面对“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自然条件,龙湾镇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充分发挥生态优势,将南药产业作为支柱经济产业,构筑“一模式+一基地+两个100%”的南药产业格局,集聚各方资源,积极推动南药产业发展。一方面加快提高南药的产业化经营水平和农民组织化程度,带动南药产业规范化发展,降低其经营风险,努力创建镇特色品牌;另一方面以南药产业为引领,延伸育苗、种植、加工、开发、销售产业链。上述现代化的大型南药组培中心正是这一产业链上的重要一环。
据悉,龙湾镇以中科院华南植物园和广西植物研究所为技术依托,对南药产业提供技术服务、管理和指导,与中科院广西植物研究所签订34项技术成果转化,有效为当地南药“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建设提供技术支持。2019年9月,龙湾镇被广东省农业农村厅授予“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南药专业镇称号,龙湾镇棠棣村(南药)被农业农村部授予第九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称号。
记者 贺梦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