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引领 品牌增效——现代农业园区助力脱贫攻坚系列探访

产生日期:2018-06-26 07:05      来源: 中国经济网

“我种了20多亩苹果,一般市场上的苹果每斤售价才1元多,而园区给我们的收购价是每斤4元以上,再加上在园区当技术员,每年3万元左右的工资,我家的收入比从前高了不少。”在井陉矿区天户峪昊源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天户峪村村民王瑞亭一边指导工人为苹果套袋,一边高兴地说。

天户峪昊源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是一家以生产优质红富士苹果为主导产业,集生态旅游、休闲度假、观光采摘为一体的新型现代农业园区。该园区通过发展休闲农业及乡村旅游,以联合体模式带动了一大批本村及周边农民增收致富。

科技引领园区发展劲头足

走进天户峪昊源现代农业示范园区,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漫山遍野的苹果树,虽然尚未成熟,但一个个套着果袋的苹果已经挂满枝头。一千多亩的果园,在山坡上呈梯田式分布。驱车而上,偶尔还能看到供游客休息造型古朴的宾馆或凉亭。

“园区现在共有土地3200亩,已经发展精品果园1200余亩,开发了‘春赏花、夏纳凉、秋采摘、冬农趣’可供游客全年参与的旅游系列活动。”天户峪村党支部书记赵瑞生说。

天户峪昊源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毗邻清凉山风景区,景色秀丽,空气清新,具有人文、自然景观20多处。园区建设之初,便聘请专业机构编制了《井陉矿区天户峪生态旅游度假村详细规划》,根据果品品种合理布局,建设了苹果采摘园、甜柿园、樱桃园、山楂园、桃园等多个功能分区。

“昊源的苹果个大核小、色泽鲜艳、肉脆汁多、口味酸甜。经过多年选育,我们成功自主研发出优良红富士品种‘天红1号’和‘天红2号’,不仅增加了园区的经济效益,新品种还在全国得到推广。”赵瑞生说。

园区坚持走科技强农之路,在1986年建设之初,就与河北农大建立了技术合作关系。作为河北农业大学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基地,园区先后承担、参与了多项苹果生产科研课题。特别是“苹果三优一体化栽培管理”和“苹果标准化栽培”等国际先进技术的研发应用,极大提高了园区苹果培育和种植的科技含量。园区还牵头成立了石家庄市山区苹果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让科技红利惠及我市周边更多地区的果农。

三产融合更多农民走上致富路

在园区内,农技传播站、冷藏库、自动选果车间等设施一应俱全。特别是在占地2000多平方米的农技传播站内,测土配方实验室设备先进,功能完善;一座多媒体教室能够容纳100多人同时听课。

“园区积极引导周边各村成立专业合作社或产业联合体,并通过技术合作的方式,带动一方百姓。”赵瑞生说。

园区会定期或不定期地聘请河北农大专家,来为果农开展果树种植技术的讲座和培训,每年至少六次。园区技术人员也会时常深入果林,为农户提供全程技术指导。而且,农户所用的套袋、化肥等生产资料由园区以低于市场的价格提供;收获后的果品,则由园区以至少高于市场价50%的价格收购。

如今,园区的“昊源”商标已被评定为河北名牌产品和河北省著名商标。依托品牌优势,其果品不仅销往北京、天津及河北周边,还出口到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园区的辐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进一步提升了当地及周边县市区的果品市场竞争力。据统计,2017年,园区产值达到3300万元,利润850万元,园区内果农人均收入22000元,比周边农村人均收入高出38%。

为了进一步做大做强,2017年,在当地政府部门的帮助下,园区又引进河北州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共同开发天户峪太行绿谷田园综合体项目。

“这里,将建设650吨的苹果和冻肉保鲜库;这里,将建设游客接待中心;这里,将建设一座苹果博物馆……”走在园区内,河北州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许传指着一片片拆迁后的净地介绍说。

目前,天户峪太行绿谷田园综合体项目总体规划已经编制完成。项目规划占地1.32万亩,着力发展农业种植产品深加工、农业科普、农耕文化等内容。

“综合体项目建成后,将延伸园区的二、三产业链条,并以园区为中心,带动周边更大区域的果农发展高效农业,实现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黄许传说。

记者 王 巍


读屏专用
声音开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十字线
大字幕
快捷方式
重置
固定
说明
退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