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农业保险为农民撑起保护伞

产生日期:2014-06-06 01:34      来源: 海口晚报

被称为靠天吃饭的农业,一旦遭遇自然灾害,往往会导致颗粒无收。农业保险的出现,为靠天吃饭的农民撑起了一把保护伞,它能有效降低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确保农户在灾后能迅速恢复生产。为鼓励农民参保,去年海口市投入的各级农业保险补贴累计达到1700多万元。相应的是,去年海口市农业保险共赔付2000多宗,为广大农户挽回大量经济损失。

有备无患农业保险撑起保护伞

“农业保险是好事啊!有备无患嘛。”海口市三门坡镇农户辛广平在谈起农业保险时,忍不住翘起大拇指。

2013年10月,受台风“百合”与冷空气南下的共同影响,他家的15亩大棚瓜菜受损,经济损失惨重。所幸的是,他在2013年6月参加完由海口市财政局、农业局联合人保公司召开的大棚瓜菜保险推介会后,为自家的15亩大棚瓜菜购买了农业保险。

台风过后,辛广平向保险公司报了案,申请理赔。很快,中国人保财险龙华支公司就为辛广平的15亩大棚瓜菜支付了21667元的保险赔偿。“没想到,保险公司赔付得这么快。”辛广平说,当时就是考虑台风等自然灾害造成的大棚瓜菜损失常有发生,才特意购买了这份保险。没想到,这有备无患的想法在关键时刻还真发挥了作用。

“这是海南省首笔结案的大棚瓜菜保险赔付。”市财政局债务金融处郑珊兰处长说,农民投保大棚瓜菜保险可以享受财政补贴,各级财政补贴比例达到了60%。

“有了农业保险,我们这些农户就更有信心搞好农业种植了。”海口光明之路种养专业合作社的社员在谈起农业保险时也是感慨良多。史上最强台风海燕经过海南时,该合作社的大棚钢管损失1亩、大棚薄膜损失8.26亩、哈密瓜损失35亩。最令他们意外的是,仅仅在报损48小时内,保险公司就将13万多元的赔款赔付到位了。

强农惠农转移分散农业风险

农业保险是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的一项重要的强农惠农政策。发展农业保险,对转移分散农业风险,保护和提高农业生产能力,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维护农村经济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做好农业保险工作,海口市设立了农业保险体系建设领导小组,由蒙国海副市长担任组长,成员单位包括市财政局、市农业局、市海洋与渔业局等部门,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财政局。

“去年初,海南省政府将农业保险确定为为民办实事十大工程之一。”海口市财政局马传壮副局长介绍,为贯彻落实这一举措,海口市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政策支持、创新工作机制,农业保险工作取得了较大成就,初步走出了一条政府能承受、农民有意愿、保险公司能经营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并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目前,海南省现有农业保险险种共计14个。其中,种养业险种12个,分别为橡胶树保险、水稻保险、能繁母猪保险、育肥猪保险、森林保险、甘蔗风灾保险、玉米保险、奶牛保险、南繁制种水稻保险、香蕉风灾保险、大棚瓜菜保险和烟叶保险;渔业险种2个,分别为渔船保险和渔民海上人身意外伤害保险。除上述险种外,鼓励有条件的市县和部门积极探索农房保险、槟榔树保险等特色险种,省或市县财政应适当给予支持。

马传壮说,2013年,海口市农业先后遭受台风“百合”、“海燕”、强冷空气、病虫害等灾害影响,但由于有了农业保险,有效降低了灾害的损失,确保了农户在灾后能迅速恢复生产。

财政补贴各农业保险均可享受

“海南省实施险种分为中央险种和地方险种两大类,分别实行不同的财政补贴政策。”据市财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中央险种包括橡胶树保险、水稻保险、能繁母猪保险、育肥猪保险、森林保险、甘蔗保险、玉米保险、奶牛保险和渔船保险(财政部补贴政策有调整的,以财政部文件为准)。地方险种指除中央险种以外的其他实施险种,具体包括南繁制种水稻保险、香蕉风灾保险、大棚瓜菜保险、烟叶保险和渔民海上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对于各项险种,海南省及海口市都安排部署了明确的补贴标准。如水稻、甘蔗和玉米保险保费由参保者自缴25%,财政补贴其余75%,其中,中央财政补贴40%,省级财政补贴25%,市县财政补贴10%。而能繁母猪、育肥猪和奶牛保险保费更是只需参保者自缴20%,由财政补贴其余的80%。

相关统计数据表明,2013年,海口市开展了森林、甘蔗、香蕉、育肥猪、大棚瓜菜、渔船、渔民、水稻、能繁母猪、橡胶共10个险种的保险保费财政补贴,三级财政补贴共计1752.46万元。从海口市财政局农业处了解到,三级财政补贴中包括中央补贴816.83万元,省级补贴391.13万元,市级补贴544.5万元。

喜忧参半各险种参保率参差不齐

经统计,2013年海口市农业保险指标完成情况可谓喜忧参半。喜的是,早、晚造水稻年初计划投保面积为18.8万亩,实际完成56.16万亩,投保农户19.11万户,完成比例298.76%;能繁母猪年初计划投保9200头,实际完成8562头,完成比例93.07%;育肥猪年初计划投保57000头,实际完成22.48万头,完成比例394.34%;大棚瓜菜年初计划投保500亩,实际完成390亩,完成比例为78%;渔民年初计划投保6400人次,实际完成5231人次,完成比例为81.73%;渔船年初计划投保80艘,实际投保62艘,完成比例77.5%。

忧的是,甘蔗年初计划投保种植面积9000亩,而实际投保750亩,完成比例仅为1%;香蕉年初计划投保种植面积11400亩,实际完成55亩,完成比例更是只有0.5%;橡胶年初计划投保种植面积15500亩,实际完成3128亩,完成比例也只有20.18%。

市财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香蕉等产品之所以指标完成情况不够理想,是由于当前保险公司承保覆盖面较低,承保风险较高,农民投保积极性不强,导致海口市开展的险种保费补贴资金出现结余。

加强建设扎根基层成立服务平台

去年,海南省人民政府专门印发《关于加强全省农业保险基层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该意见指出,各乡镇要成立农业保险工作领导小组,并设立办公室,明确责任人,实现每个乡镇至少有一名专干,每个村委会至少有一名协保员,逐步建立以乡镇农业保险工作办公室为平台,乡镇农业保险专干(兼职)和村级协保员队伍库依托的农业保险基层服务体系。

海口市财政局专门负责农业保险专干资格审核的工作人员金益昌告诉记者:“农业保险专干和协保员都是优中选优,可以有效地协助开展工作。”乡镇农业保险专干从乡镇财政所、社会服务中心、农业服务中心等单位择优推荐,主要负责政策宣传、组织协调、组织投保、受理报案和协助理赔等工作。村级协保员主要从村“两委”干部或有能力的村民中择优推荐,负责本村的宣传发动、采集参保人信息、收取保费、发放保险凭证、受理报案并向保险公司转报案、协助现场查勘、收集理赔资料以及理赔到户等工作。

为了给更多农户撑起农业保险这把“保护伞”,海口市在开展农业保险工作时,还不断根据农户生产实际,调整保险险种。比如,把过去的露天西瓜、尖椒、长豆角等纳入大棚瓜菜保险,提高甘蔗保险补贴比例等。这些创新性的政策,都使得农业保险更加贴近广大农民的生产需求。


读屏专用
声音开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十字线
大字幕
快捷方式
重置
固定
说明
退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