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污染会影响作物生长造成减产
产生日期:2014-04-22 06:02 来源: 农民日报
环境保护部和国土资源部发布了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以下简称调查)公报。为全面认识和正确理解公报内容,环境保护部和国土资源部的相关负责人就开展调查的背景、技术标准、农产品超标与土壤污染之间关系以及受污染土地如何修复等问题回答了本报记者的提问。
在回答造成我国土壤污染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时,该负责人介绍:我国的土壤污染是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长期累积形成的,主要原因包括:首先,工矿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排放的废气、废水、废渣是造成其周边土壤污染的主要原因。尾矿渣、危险废物等各类固体废物堆放等,导致其周边土壤污染。汽车尾气排放导致交通干线两侧土壤铅、锌等重金属和多环芳烃污染。其次,农业生产活动是造成耕地土壤污染的重要原因。污水灌溉,化肥、农药、农膜等农业投入品的不合理使用和畜禽养殖等,导致耕地土壤污染。另外,自然背景值高是一些区域和流域土壤重金属超标的原因。
那么土壤污染有哪些危害?该负责人回答:一是影响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土壤污染会影响作物生长,造成减产;农作物可能会吸收和富集某种污染物,影响农产品质量,给农业生产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长期食用受污染的农产品可能严重危害身体健康。二是危害人居环境安全。住宅、商业、工业等建设用地土壤污染还可能通过经口摄入、呼吸吸入和皮肤接触等多种方式危害人体健康。污染场地未经治理直接开发建设,会给有关人群造成长期的危害。三是威胁生态环境安全。土壤污染影响植物、土壤动物(如蚯蚓)和微生物(如根瘤菌)的生长和繁衍,危及正常的土壤生态过程和生态服务功能,不利于土壤养分转化和肥力保持,影响土壤的正常功能。土壤中的污染物可能发生转化和迁移,继而进入地表水、地下水和大气环境,影响其他环境介质,可能会对饮用水源造成污染。
例如粮食重金属超标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土壤中镉等重金属本底值高。我国西南和中南地区是我国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十分丰富的地区,镉等重金属元素的基础含量高。二是我国有色金属传统的开采地区,迄今已有上百年有色金属的开采历史,长期的矿山开采、金属冶炼和含重金属的工业废水、废渣排放造成了土壤污染,从而导致粮食重金属超标。三是由于气候变化、环境污染导致酸雨增加,土壤酸化,在酸性增强的条件下,土壤中的镉等重金属活性也随之增强,更易被水稻等作物吸收。另外,有的地区种植的一些水稻品种,由于生物体的自然适应性,本身具有较高的镉的富集特性。
在回答农产品超标与土壤污染之间有什么联系问题时,该负责人表示:农产品超标是指农产品中污染物的含量超过我国现行的有关农产品中污染物允许的最大浓度值(如《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2-2012))。农产品在种植、加工、储存、包装、运输等环节出现污染都有可能造成农产品超标。农产品超标包括重金属、亚硝酸盐、苯并芘等超标,其中重金属超标与土壤污染之间关系密切。但由于不同农作物、不同品种对土壤污染物的耐性和吸收能力存在差别,不同污染物在土壤—植物(农作物)系统中的迁移能力也不尽相同,土壤污染与农产品超标之间存在不确定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