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种业政策密集推出,技术创新成关键

产生日期:2013-12-26 08:43      来源: 大智慧阿思达克通讯社

  大智慧阿思达克通讯社12月26日讯,种业,作为粮食安全基础产业,近两年一再成为政策关注焦点,种子技术创新作为种业竞争的核心要素,成为种业改革环节的重要一环。早些的几年间,本土种企研发投入不足,国外种业专利技术侵占市场问题重重,这也促使了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种业改革力度。

  2013年,可以说是种业改革政策推出最为密集的一年,种业科技创新改革也不断出现。随着种业技术创新越来越受重视,国内种企纷纷摩拳擦掌,加大研发力度,随着种业联盟的兴起,分子育种平台的搭建,牢牢掌握种业技术创新已成为国内种企未来发展新方向。

  **历史:本土种企研发投入少成种业发展瓶颈**

  作为粮食安全基础产业的种业,近年来成为国内外关注焦点。众所周知,种子研发是种业竞争的核心要素。80年代,中国种子市场国产种子一统江湖,但因研发创新不足,难以抵御进口种子冲击。孟山都、先正达、杜邦等跨国种业巨头纷纷进入中国,占据中国种业市场大半壁江山。

  据了解,早两年间,跨国种企在研发投入上要远远高于国内种企。2008年,孟山都、先正达、杜邦先锋研发资金投入分别为9.8亿、9.69亿和13.93亿美元,各自占其年销售额的8.6%、8.3%和17.41%。随着近两年跨国公司不断兼并整合,2005-2010年间这些公司研发投入年复合增长率超过15%。根据2010年农业部资料显示,当时我国拥有科研能力的种子企业不到总数的1.5%,科研经费投入平均不到销售收入的1%。

  研发投入不断提升,育种创新水平也领先国内,专家估算,我国98%以上的研发还是常规育种,育种水平距离美国至少有20年的差距。由于技术壁垒,外资公司依然掌握着大部分种子的专利技术,并且纷纷与国内大学机构开展研究工作。实际目的仍然是实现商业化推广和占据国内种业利润大头。

  **种业政策频出,育种创新蓄势待发**

  外资种业侵占我国市场日益明显,种业技术创新问题亟待解决。从近两年看,国家对于种业扶持力度越来越多,政策方针出台密集度也越来越高。2011年4月国务院公布《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该意见被认为是中国种业发展历史的一个里程碑,将中长期提升中国种业公司整体竞争力和盈利水平。

  随后,种业利好政策铺天盖地涌来,种业技术创新也屡次被提及。在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指出要着力抓好种业科技创新,这也是农业科技创新的重点之一。随后3月,农业部部长韩长赋日前在《求是》杂志撰文称,要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今年将强化种业发展,重点培育一批骨干种子企业。制定实施农作物种业发展规划,加大对种子企业的政策 扶持力度。

  今年更是种业创新改革大力推进的一年,年初,农业部推出《全国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规划(2012-2020)》,提出快速提升我国农作物种业科技创新能力、全面提高我国农作物种业发展水平。随后,农业部牵头组织国内12家大型水稻种子企业联合组建的杂交水稻分子育种平台诞生,成为全国最大的“水稻种业联盟”。

  12月,中央农村经济工作会议再度提及现代种业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重要手段。随后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种业体制改革提高创新能力的意见》,就深化种业体制改革、提高创新能力提出意见。

  12月24日晚,国务院副总理汪洋主持召开扶贫开发和现代种业工作座谈会,研究部署深化种业体 制改革、加快推进现代种业发展工作。

  12月27日农业部副部长余欣荣将前往三亚牵头成立高级别的“国家南繁工作小组”,该小组由农 业部副部长余欣荣和海南省主抓农业的副省长领导,成员包括农业部各司以及海南省国土厅、财 政厅等诸多部门。工作小组成立的目的,是为解决南繁科研基地长期存在的用地紧张、财政乏力、缺乏规划和 管理等顽疾,进一步促进种业科研的发展。

  **政策力度作用,国内种业技术能力加强**

  随着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国内种业技术创新能力被不断推动,相比前几年国内种业小而散,科研投入较少,技术创新能力薄弱问题,近两年有了较大幅度提高。农业部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前50强种子企业研发投入12亿元,同比增加41%;2012年企业自育品种占国审玉米、水稻品种的55%和38%,比两年前提高10%和8%;2013年企业申请新品种权500多件,连续两年超过科研教学单位。全国56家骨干企业研发投入超过12亿元。

  此外,种子质量水平也在稳步提高,2012年杂交水稻和杂交玉米种子质量合格率分别为96.8%、96.1%,同比提高1.8和2.8个百分点。

  从国内上市的几家种业公司在财报中披露的研发投入上看,2011、2012年,隆平高科(000998.SZ)研发投入金额分别为7761万元和8834万元,占营业收入比分别为5.00%和5.18%,2012年较2011年同比增长13.83%;登海种业(002041.SZ)研发投入2676.48万元和3052.82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为1.58%和1.46%,同比增14.06%;神农大丰(300189.SZ)研发投入1418.75万元和1738.46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为3.32%和4.03,同比增幅为22.53%。

  据大智慧此前了解,登海种业自主超级玉米新品种登海618今年亩产达1511.74公斤,刷新中国玉米高产纪录;隆平高科从2006年到2012年,已经选育出了118个水稻品种,占公司推广品种的80%。

  另据了解,目前全国持证种子企业5707家,比两年前减少三分之一,其中注册资本3000万元以上的种子企业达325家。种子企业的结构也在优化。在上述5707家种子企业中,注册资本3000万元以上的企业2548家,占46.5%,比两年前提高19%。颁证企业比国务院8号文件发布前减少了2500家,其中注册资本1亿元以上的59家,增加27家;3000万元以下的5792家,减少2487家。

  发稿:范玥/周伟/古美仪 审校:季鹤俊


读屏专用
声音开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十字线
大字幕
快捷方式
重置
固定
说明
退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