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白朗倾力打造高原现代休闲农业 既富民又强县
产生日期:2013-05-30 00:58 来源: 新华社信息
新华社信息拉萨电(记者张蕊)5367座蔬菜大棚,5256万斤总产量,7884万元总收入,人均增收1186.8元。这组来自西藏日喀则市白朗县高原蔬菜生产基地的最新统计数字,展现的是15年来白朗县“白朗发展,农业先行”的不俗成绩。
“从蔬菜大棚建设的从无到有、从弱到强,走到今天,未来我们将通过蔬菜产业与休闲旅游相结合的方式,通过采摘等向全区推广属于我们‘白朗’品牌的绿色有机蔬菜。”在28日开幕的“西藏自治区白朗县第三届蔬菜采摘节”上,白朗县常务副县长郭象峥说。
本次“西藏自治区白朗县第三届蔬菜采摘节”将持续一个月,到6月27日闭幕。
据介绍,白朗大棚蔬菜从1998年试种成功至今,历经15年,全县蔬菜产业已经形成了一个公司、一个示范园、一个协会、25个标准化示范基地的发展格局。其中,示范园包括生产展示中心、新技术推广中心、农民科普教育中心、产品检测中心、农产品销售中心、物资供应中心、高原蔬菜科研中心。
示范园新技术推广中心负责人、白朗县绿色蔬菜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洛杰说:“结合本地的高原气候,新技术中心目前已经从内地引进了76个蔬菜种类,其中已经向蔬菜种植户推广了25种,其余51个品种还在温室育种中心进行高原气候适应。”
据了解,一个蔬菜新品种在高原的适应期一般是1年,水果品种的适应是3年,观赏性植物一般是2年左右。“去年我们从陕西引进的矮苹果品种目前还处于适应阶段。”洛杰表示,除了引入蔬菜品种外,针对市场需求,技术中心还将品种选育覆盖到了水果和观赏性植物的选育。
“我们公司除了负责选育新品种外,主要还负责品种的产前、产中服务,以及产后的市场推广”。洛杰介绍说,“大棚合作社的农民只要自己愿意,无需担心产品的市场销售。”
在技术扶持方面,白朗县绿色蔬菜发展有限公司配备了48名农业技术推广员,为9个乡镇的26个标准化种植基地,提供从种植到收获的全程技术跟踪指导。
在市场推广方面,白朗县绿色蔬菜发展有限公司一方面通过与日喀则地区的部分连锁超市合作,以“农超对接”方式打造“白朗”绿色品牌;另一方面,公司通过以市场价格收购的方式从种植户手中收购产品,并保存在已建设并运行的600吨级的蔬菜保鲜库中,“免去了种植户对市场销售的担忧。”罗杰说。
通过蔬菜技术的不断升级和大棚建设的进一步推广,截至去年底,白朗县已认证无公害蔬菜产品15个,蔬菜大棚总数达到5367座,蔬菜产量达5256万斤,总收入达7884万元,纯收入达5256万元,实现人均增收1186.8元。白朗正在逐步探索出一条将休闲旅游与蔬菜产业融于一体的带动农民发家致富奔小康的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