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的贴心人——记金山区农民培训教师王月平
王月平同志系吕巷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站的一名老职工。自从一九七四年进入公社实验室(即农技推广服务站前称)以来,已从事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工作达三十五以上。几十年来,该同志始终任劳任怨。在工作上埋头苦干,对待农民热情似火。乐于奉献,不为名不为利,不唯权威,不唯书本,只以农民的利益为上,以科学理论和田间的实际情况为指导工作的原则,深得全镇广大农户的信任与爱戴。不仅如此,作为吕巷镇农技推广服务站的一名技术骨干,该同志虽然经过上海市农业技术干部学校的系统培训,但是在参加工作以后,还是经常刻苦自学,积极争取各种深造自修机会,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业务水平,努力提高为广大农民服务的本领。先后获得了上海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的中专学历和上海市交通大学农学院的大专(农技推广)文凭,通过充实自己,更好地适应现代农业和新型农民的需要。
自从担任吕巷镇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指导老师以来,该同志凭借自己的精湛业务水平与娴熟的推广技术方法,在工作中更是如鱼得水,游刃有余。特别是在2009年的水稻专业农民培训指导中,面对着夏熟迟熟出田慢,单季晚稻播种推迟,“小暑”期间遇到酷暑高温,而水浆管理跟不上,有相当一部分田块秧苗缺水。泥土泛白,还未建立水层,严重影响了幼苗期的生长出叶,生长量严重不足,白白浪费掉了大好的温光资源,使“小暑”发棵成了一句空话。接着“大暑”至“立秋”以后一星期的将近二十多天时间内,又遭遇上历史上少见的低温,多雨,少日照的极端恶劣天气,光合作用微弱,干物质积累极少,致使水稻叶嫩杆软,加上低温多雨,水稻纹枯病趁机迅速暴发蔓延,给本来就生长虚弱的水稻以雪上加霜。“大暑”长粗也是粗而不壮,粗而不实。面对着如此恶劣的天气变化,王月平同志结合自己的植保工作,积极制订应变措施,大会,小会积极上课和呼吁。对于直接指导的三十二户专业水稻种植大户及科技示范户更是不分上下班,没有节假日,经常性的上门踏田指导服务。对于面上农户的上门咨询或电话请教,也是有求必应,得到了广大农户的一致好评与肯定。今年7年16日得知太平10组一名外地籍承包户因在水稻幼苗期短时期内过量施用除草剂和尿素,致使22亩单季稻大部分叶片枯黄,停止生长,严重地点还出现死苗现象,王月平同志曾主动四次上门了解情况,踏田查看病情,同该承包户一起制订科学补救措施,经过努力,终于使稻苗恢复过来。使该农户挽回了一次重大损失。又例如:今年8月20日,接到三新7组一小农户赵某某的电话求救,他家3.7亩口粮田出现稻叶枯死现象,得知情况后,王月平同志心急火燎,急农户所急,先后5次上门了解情况,踏田察看病情,但由于该户男主人在企业上班,家中其他人又说不清具体情况,最后还是利用双休日上门前去,摸清了情况(原因为误用除草剂),制订了补救措施,挽回了部分损失,让该农户感动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