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带给农民更多实惠——记奉贤区水稻专业学员夏峥嵘

产生日期:2011-11-23 02:07      来源: 上海市农委社会发展处

    夏峥嵘是柘林镇王家圩村一位村民。2010年种植单季晚稻12亩。他热爱水稻生产,并认真参加专业农民培训,把学到的理论知识用于实际,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由于种植面积较大,起到了明显的示范作用。

    老夏每逢上理论课从不缺席,做到认真听讲、做好笔记。在2010年水产种植管理过程中,以高度的事业心坚持科学种田思想,切实落实各项相应措施,抓好田间管理。

    老夏自豪地说,获得如此高产量离不开专业农民培训,是培训让我了解水稻生产上的主推技术,如群体质量调控技术、配方施肥技术、好气性水浆管理技术、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等,结合生产实际,在指导老师帮助下采用当前重点推广的四新技术。以前在生产过程中对搁田措施不够重视、现在在搁田上下足了功夫,搁田从7月10日开始轻搁,做到先轻后重,前后3次,8月3日结束。把高峰苗控制在26-28万,在穗肥施用阶段,为使穗肥施肥时间、数量更具科学性,他与指导老师联系现场踏田查看水稻苗情长势作出科学判断,于8月中旬叶色褪淡时施尿素7.5kg/亩。破口药非常关键,根据课堂上学到的技术知识,深入田头,采用查看叶龄余数,测量叶枕距等技术方法,准确推断破口期,于8月31日进行穗期用药,有效地控制穗期各种病虫害,节约了成本。

    2010年老夏种植的12亩水稻经测产达每亩615公斤,比全村平均亩产高15%左右,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谦虚的老夏却说:“从培训中学到了许许多多的东西,有专业知识,但更多的是培训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培训老师和指导老师的言传身教,使我学到了更多的水稻生产知识,在实际生产中取得的成功给我带来了极大的鞭策和鼓励,坚信培训一定给我们农民带来更多的实惠。”


读屏专用
声音开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十字线
大字幕
快捷方式
重置
固定
说明
退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