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在田野上——记松江区家庭农场经营者徐道法

产生日期:2009-04-09 07:00      来源:

    徐道法,现年55岁,泖港镇胡光村的一个村民。他经营的家庭农场面积170亩,其中夏熟种植二麦68亩、季节性蔬菜48亩、绿肥蚕豆54亩,秋熟全部种植水稻。

    作为一名家庭农场经营者,他通过区农委的家庭农场经营者培训班的学习,掌握家庭农场经营管理的一些宝贵经验。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和经营能力设定经营面积,坚持"用地与养地"相结合,在茬口安排上,为了在夏种和秋种方面取得主动,在170亩面积中,只种植二麦68亩,其余种植了季节性蔬菜和绿肥蚕豆,从根本上叉开了夏种的出茬耕翻和水稻的播种时间,实现了"早、中、晚"茬口搭配。在秋熟上,徐道法全部种上了单季稻,品种上听取了授课老师的意见选择了比较高产抗倒伏的"秀水123",通过他的日夜操劳、精细操作,在整个水稻生长期间一直表现良好。从播种开始到成熟收割,发现病虫、水浆、肥料等问题马上与农技中心指导老师取得联系,直到帮他解决好问题才能放心。就这样,通过刻苦的学习和实践,他不仅熟练掌握了水稻生长特性,还对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方法、除草技巧有了自己的一套新体会。

    作为一名村民,他经营的规模相当于一个生产队种植面积,因此,他始终坚持以节约为本,将培训学到的经营管理知识运用到实践之中,尤其在成本和费用上"一紧一松",效益相差较大。所以,他在平时的耕种上,一是寻找在农村范围内的闲散劳力,这样一方面解决了农村失地闲散劳力的就业,另一方面可以节约劳作时的误工;二是在防治、施肥、水浆、拔草管理中的成本及时记帐管理,使各项农本支出明明白白,便于成本核算。

    功夫不负有心人。一步一步的脚印里,无一不凝结着他艰苦创业的心血和汗水,他从来没有退却过,他就是要用自己的行动证实: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他坚信希望在田野上。由于合理利用了农时季节,在选种、播种、施肥、防治等方面实施科学管理,夏收和秋收都取得了良好收成:其中夏熟二麦单产达到了347公斤,总产量达到了23596公斤,总产值32091元,总成本22902.4元,净收入为9188.6元;秋熟水稻单产达到了624公斤,总产达到了106080公斤,总产值达到了218450元,总成本186830元,净收入31620元;加上蔬菜和各类政府补贴收入一年总净收益为126213.6元,经济效益相当可观。


读屏专用
声音开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十字线
大字幕
快捷方式
重置
固定
说明
退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