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技能 农民增收——记松江经营管理站
在实施2005年"专业农民"实用技术培训项目的过程中,松江区经营管理站以"农业产业化经营者"培训为抓手,紧密结合"专业农民"的需求,采取多种培训形式,积极探索实用培训模式,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在组织培训的三个月里,经营管理站务求实效。他们积极征求"专业农民"的意见,缺啥补啥。为适应松江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的需要,他们将市场营销、种植业、养殖业生产组织和管理、农产品销售管理、农产品成本核算、农业相关法律等知识作为培训重点,聘请了农科院专家与农户交流,并组织技术人员现场指导。学员姚雪明参加培训后,运用所学知识对其经营的桃园在经营策划、生产组织与管理方面作了调整,取得了较好经济效益,经管站及时组织农户前往考察、学习,听他介绍经验,让他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在组织培训的三个月里,经营管理站的工作量剧增,但他们安排得有条不紊,分头到成校辅导学员,站领导则要各镇跑,对学员出勤情况、教师授课情况作检查,还组织教师和技术人员交流教学、研究各镇培训中出现的问题,这样,晚上加班就成了家常便饭。
在组织培训的三个月里,经营管理站的领导积极探索实用技术培训模式。针对学员们文化基础薄弱的特点,经管站联系了市农民现代远程教育教学管理办公室,对学员实施图文并茂的多媒体远程教学;针对学员接受能力不强,要求辅导老师上午和学员一同参加远程教育,下午对学员进行强化讲学,帮助学员举一反三、加深印象;针对理论学习枯燥的现实,经营管理站积极组织学员到农业合作社、规模农场、农业基地接受现场指导,帮助他们理论联系实际,现学现用。
在组织培训的三个月里,经营管理站的辅导人员与各镇学员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他们学在一起吃在一起,并肩作战。学习之外,辅导人员为学员打饭、打菜,辅导老师认真负责的态度让学员们肃然起敬,学习热情高涨,上课时,学员积极发问,埋头认真笔记,钻研精神十足,下了课,还向老师要资料、要笔记。
辛勤的耕耘,取得了喜人的成果。培训结束,80%的学员通过了 "农业产业化"中级资格认证;学员们将产业化知识带回生产队、带到村镇,使受益的农民遍布全区;不少学员表示,学习对他们自主创业、规模经营带来很大好处,鼓励他们走上农业产业化的道路。
新浜镇林建村的几个"专业农民"合作起来,引进瓠瓜种植技术,带动周边农民一起发展,使该村成为瓠瓜种植专业村。佘山镇的农民探索出一套生态型现代农业经营管理新模式,经济效益显著。浦南的农民开始注重以市场为导向进行农业生产,开始应用种养结合的经营模式。
"农业产业化经营者"培训,对松江区的农业产业化进程影响深远,将推动全区形成一批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业龙头企业、农业生产基地,产生规模效益,增加农民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