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明区把握2021花博会机遇发展花卉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产生日期:2018-09-25 09:07      来源: 上海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崇明是上海的花木之乡,其水仙栽培已有500多年的历史。目前,全区花卉种植面积近2.8万亩,基本形成东、中、西3个花卉苗木产业发展片区。为牢牢把握举办2021年第十届中国花卉博览会这一重大机遇,崇明明确将花卉产业纳入都市现代绿色农业发展的重要产业,打造花卉科研、种源、生产、加工、服务、贸易全产业链。

第一,聚焦重点、精准施策,做好政策扶持文章。一是加大主体引进培育力度,引进中花协分支机构所属研发中心和创新平台、国内外高端花卉龙头企业等落地崇明,对符合条件的主体投资建设智能温室、示范生产基地、购置专用生产机械设备等给予政策支持。二是打造花卉种源强势地位,对保护开发本地特有珍稀花卉种源、自主开发选育珍贵种源、引进世界精品花卉种源的主体给予专项奖励,强化科技示范引领作用。三是建立健全社会服务体系,提供政策性金融信贷支持、农业保险政策支持,建立优质创新创业平台。

第二,分区引导、有序实施,做好规划引领文章。推进花卉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以现有花卉产业布局为基础,构建“一核、两区、多点”的花卉产业空间布局结构。一核:以东平国家森林公园为核心,引领崇明花卉产业整体提档升级。两区: 崇东片区发展花卉种源科研中心、国际花卉交易中心以及花卉技术交流合作平台;崇西片区依托特色花卉苗木种植基地等,发展花卉主题休闲旅游。多点:建设花卉种植基地、苗木种植基地、药材种植基地、国际花卉产业园、国际花卉展示基地等。

第三,放眼全球、对标一流,做好合作开放文章。一是广泛开展交流合作。邀请国际友好城市和世界花卉城市的知名花卉企业入驻崇明发展,加强国内外花卉投资、技术和人才交流,开展项目洽谈和产销对接,加快花卉苗木产业转型和开放发展。二是坚持科技与产业结合。与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开展战略合作,建设国家花卉研发中心(上海)和花卉产业基地,重点引进和培育国内外优质花卉品种,丰富优化花展、花市、花艺等花卉相关产业。三是探索运用标准规范引领产业发展。探索建立花卉生产技术标准、花卉产品质量标准、花卉专用农药化肥和基质等标准,逐步形成科学、统一、权威的花卉苗木标准体系。

第四,做强产品、加强宣传,做好品牌提升文章。一是做强实体。积极打造长三角“中央公园”,培育壮大崇明水仙、西红花、红掌花等花卉特色经营主体,探索发展石斛、薰衣草、黄杨等花卉特色产业。二是创新经营模式。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广“龙头企业+生产基地”、“公司+专业合作社”、“行业协会+家庭农场”等多元经营组织形式,增强崇明花卉产业发展活力。三是培育产业品牌。推进优势花卉产品申请地理标志认证、花卉和苗木等知名品牌注册、水仙花和黄杨树等传统优势产品申请非遗项目。

第五,结合旅游、融入景观,做好融合发展文章。一是积极提升花卉文化影响力。举办崇明花卉苗木特色节庆活动、花卉经济发展论坛等活动,充分挖掘花文化内涵,培育做大花卉消费市场。二是延伸花卉产业链。将花卉主题展览展示与花卉苗木产业园区建设相结合,积极发展以花卉苗木观光、婚纱摄影、电影拍摄等为内容的乡村旅游业。三是加强全域花卉景观建设。加快建设全域可见的花溪、花径、花村、花宅,基本形成“一镇一特色”“一镇一公园”格局。         (崇明区委、区政府  供稿)


读屏专用
声音开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十字线
大字幕
快捷方式
重置
固定
说明
退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