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图知三农、一库汇所有、一网管全程”,彭沉雷调研上海数字农业推进情况

产生日期:2020-12-02 09:26      来源: 上农app

DSC07273.jpg

“食品安全是事关民生的基础性工作,发展数字农业就是为把好安全生产关助力;数据的真实性是数字农业的生命;实现农业数字化,政府推动是关键。”12月1日上午,副市长彭沉雷赴市农业农村委信息中心调研上海数字农业推进情况,并组织召开座谈会,就如何精准有效推进数字农业发展,听取工作汇报和意见建议。市政府副秘书长赵祝平参加调研。

BS8A4554.jpg

彭沉雷对上海数字农业云平台建设工作表示肯定,并指出,搭建数字农业云平台对推动上海农业高质量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数据的来源、数字的应用以及实现市、区两级农业农村部门的同频共振,是农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关键。

彭沉雷要求,发展数字农业一定要关注数据的广泛性和准确性,管理部门要思考如何让人工填报的数据更精准更真实地反映客观情况。同时,原始数据收集汇总后,如何为管理和指导所用也值得思考。

彭沉雷强调,要充分调动市、区两级相关单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案例示范、平台演示等培训和指导,让市、区两级相关部门认识到参与农业数字化工作的重要性。

DSC07232.jpg

市农业农村委主任张国坤在座谈中提出,在建设好农业数字底图和数据库的基础上,需要市、区两级甚至镇一级农业相关部门以及农业经营主体的共同发力,才能让数字农业云平台真正发挥作用。龙头企业、家庭农场、规模以上的合作社都应积极参与入网直报工作,从而提升数据的活跃度,实现通过“一图”“一库”“一网”将管理者、生产者和消费者串联起来的最终目标。

市农业农村委一级巡视员、副主任方芳对“1+N+X+数字底座”的数字农业总体架构作了汇报阐述,她介绍,上海数字农业云平台是围绕“一图知三农、一库汇所有、一网管全程”的目标建设而成,以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入网直报的形式,通过农产品安全监管、涉农补贴资金、种植生产过程等应用场景的同步开展,直观反映全市农业生产现状。

据了解,全市农业生产用地面积为238.72万亩,其中粮田约占比64.2%,菜田约占比15.4%。截至今年11月30日,全市已有6286家生产经营主体入网,入网总面积163万亩,占全市农业生产现状用地79%。全市已建立一支近1200人的区、镇、村三级信息员指导员队伍。

584995159489928422.jpg

数字农业云平台推出后,各涉农区积极响应。目前,已在闵行区开展试点工作,打通多套业务子系统,汇聚种植业、蔬菜、水产养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物联网等数据;在嘉定区创新推出“区、镇、村指导员队伍体系模式”,培育满足高质量数据采集的信息化运维团队;在金山、宝山、奉贤、青浦、松江、崇明6区开始推广应用,建立市、区、镇三级综合应用系统。

在区级综合指挥调度应用场景上,浦东新区率先展开探索,利用数字农业云平台、“鹰眼”系统和大数据分析等信息化管理手段,对长江口禁渔期管理、设施农用地、经营主体信用分评级、用药监管等工作进行预警。

据悉,下一阶段,上海数字农业将以推进生产经营主体上网直报、农机指挥调度系统建设和畜牧业全产业管理系统应用等作为数字农业云平台开发的重点方向。

市农业农村委总经济师施忠,市财政局二级巡视员卢华,以及市农业农村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委相关处室、相关单位负责同志参加上述活动。


读屏专用
声音开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十字线
大字幕
快捷方式
重置
固定
说明
退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