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互联网+农业”(上海)高峰论坛于2015年10月16~18日举行
产生日期:2015-10-19 01:10 来源: 上海市农业委员会信息中心
2015“互联网+农业”(上海)高峰论坛于2015年10月16~18日在上海富豪环球东亚酒店举行,论坛以“互联网+农业”为主题,十多位国内外顶尖专家齐聚上海研讨国内外“互联网+农业”的成功案例,解析“互联网+农业”的政策措施、发展环境,共同编织“互联网+农业”的美好前景。
农业部信息中心张兴旺主任,中国科学院何积丰院士,市委农办、市农委孙雷主任、殷欧副主任,市经济和信息化傅新华副主任等领导出席论坛。农业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农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委、中国农科院、中国农业大学、上海市物联网行业协会、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苏宁云商集团等单位代表,兄弟省市农业信息部门负责人,以及来自上海郊区县近200名嘉宾代表参加本次论坛。会上,由农业部信息中心、中国农村杂志社、中国经济时报、上海市农业物联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二十多家单位联合发起成立的“互联网+农业”(上海)研究促进中心(筹)举行揭牌仪式。
上海市委农办、上海市农业委员会孙雷主任、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傅新华副主任分别代表市农委和市经济信息化委致辞,祝贺本次论坛举办并为“互联网+农业”(上海)研究促进中心(筹)揭牌。开幕式结束后,中国科学院何积丰院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王忠宏研究员、农业部信息中心张兴旺主任、市委农办、市农委殷欧副主任分别在论坛上作了题为《互联网+农业》、《互联网+农业的企业机遇与风险》、《“互联网+”催促农业发展四项创新》和《“互联网+”助力上海加快都市现代农业发展》主旨演讲。
下午先后有中国农业大学李道亮教授、上海农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占锦川董事长、中科院合肥智能机械研究所智能系统研究室宋良图主任、安信证券吴立首席农业分析师、中国农科院信息所农业检测预警团队许世卫首席科学家、上海交通大学机电控制与物流装备研究所刘成良所长、苏宁云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王哲副总裁、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赵志明博士等8位专家就“互联网+”农业与现代农业跨越发展、“互联网+”时代下的农业物联网模式探索与实践、互联网与现代农业模式探讨、产业互联网的下一个风口--农业、大数据与农业监测预警、“互联网+智能农业”装备及应用、农村电商发展现状及规划、欧洲环境大数据研究的现状和远景议题作专题交流。
“十二五”期间,上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业农村信息化工作,上海市农委在推进“互联网+农业”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与实践,采取一系列创新举措,将互联网技术运用到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之中,特别是成为全国农业物联网区域试验工程试点省市后,围绕都市现代农业发展需求,以企业为主体,积极推动物联网技术在都市现代农业中的综合应用与集成示范。构建了具有上海特色的农业物联网云平台,研发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探索了一批农业物联网节本增效应用模式,研制了一批运用物联网技术的解决方案。
下一步,将充分学习吸收本次论坛会议成果,贯彻落实国务院“推进‘互联网+’行动”、“发展电子商务”、“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等文件精神,根据《上海市现代农业“十三五”规划》要求,编制上海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十三五”规划及关于本市促进“互联网+农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加强农业物联网技术研发和推广示范,打造上海智慧农业。构建本市地产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打造舌尖上的安全。促进农业“四新”经济发展,提升农业实体经济创新力和生产力。
一是编制《上海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十三五”规划》。组织编制《上海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十三五”规划》,拟作为《上海现代农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子规划。重点推进六大工程,包括智慧农业创新工程、农业电子商务促进工程、农业电子政务提升工程、农业信息服务推广工程、现代农业大数据建设工程、农产品价格监测分析预警工程。创新智慧农业关键技术,探索农产品网络经营模式,构建农民信息服务云、农业电子政务云,推进农业大数据共享与应用,探索农产品目标价格形成机制。
二是研究制定“关于本市促进‘互联网+农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积极拥抱“互联网+”,为“互联网+农业”发展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人才保障和扶持政策。鼓励互联网企业与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充分发挥互联网在农业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重点研究推进“互联网+农业经营”,构建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体系;“互联网+农业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互联网+信息服务”,提升农村信息服务网络化水平;“互联网+农产品质量追溯”,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互联网+电子商务”,培育新型流通业态。
三是加快推进农业物联网区域试验工程。提升云平台大数据应用能力。梳理云平台数据资源目录,挖掘数据内在规律,提升现代农业大数据分析和利用能力。推广成熟的节本增效物联网应用模式。通过宣传、推介、示范和培训,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动应用物联网技术及产品。推进上海农业物联网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在传感器研发、大数据分析、专家系统等方面有所突破,推动平台在系统架构、数据标准、接口规范等方面的提升与完善。
四是构建本市地产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根据《上海市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管理办法》要求,建立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衔接机制,采用国家统一标准,逐步构建本地食用农产品种植、养殖、初级加工环节和畜禽屠宰环节的全程可追溯、互联共享的公共服务平台。强化上下游追溯体系对接和信息互通共享,实现与市食品安全信息追溯平台对接,实现与国家追溯平台的对接和信息互通共享。
五是推进农业“四新”经济快速发展。“互联网+农业”为现代农业创新和新型职业农民创业打开空间、提供舞台,形成互联网技术渗透运用的智慧农业、互联网营销综合运用的电商平台、互联网与现代农业深度融合的产业链协同发展新格局。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在农业发展中将广泛应用,大力促进农业生产“智造”新技术、农业服务业新产业、“智造+服务”新业态、农业跨界融合新模式等农业“四新”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