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攻关20年 农科院研究团队“上新”糖尿病人可以吃的米
产生日期:2021-06-24 13:51 来源: 新闻综合
00:00
00:00
经20余年攻关研究,上海市农科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水稻中心,特种稻研究团队,在国内外首次通过正向遗传学定位的方法,定位了控制抗性淀粉合成的基因,培育出降糖稻1号、优糖稻2号等一系列水稻新品种,通过临床实验已经证实,具有控制糖尿病人餐后血糖、改善血脂等功效。 今天(6月24日),优糖稻科研成果转化新闻发布会在上海科学会堂召开。“优糖稻”是市农科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团队,经20余年攻关研究取得的原创成果。团队在国内外首次定位了控制抗性淀粉合成的基因,使得这种优糖米的血糖指数降低到48.53,属于低血糖指数食物。据华东医院临床试验证实,“优糖稻”具有控制糖尿病人餐后血糖、改善血脂等功效,基本上吃两碗优糖米的血糖含量,比吃一碗普通米还要平稳。 上海市农科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研究员朴钟泽:基因专利也是我们的,这在国内外是首创,原创,所以不仅是国内领先,我们是国际上领先。在几十万株植株中找这个(特性)植株不是很容易的,这个找我们需要的植株非常困难,经历了很长时间。 目前,通过科企合作,“优糖稻”已在浦东祝桥建立了1000亩种源基地,计划5年内将种植规模扩大到10万亩,亩产量在400到500公斤左右。 上海市农科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水稻中心特种稻课题组副研究员杨瑞芳:它的外形好像不透明的,这也是这个米的一个特点,这个米相对比较硬,粘度低一点,米粒是粒粒分明的。 记者梁蔚浩报道。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