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驻村指导员管理办公室工作简报(第15期)

产生日期:2020-09-10 16:00      来源: 上海市驻村指导员管理办公室

本期内容

工作动态

◎培训提能力 扬帆再起航

——上海市举办2020年驻村指导员培训班

◎跨区联组学“四史”  共谋乡村振兴路

——奉贤区、金山区开展驻村帮扶工作联组学习

◎“乐稻心田”研学基地 助推乡村振兴

驻村事例

◎农旅休闲经济发展四“步”曲

◎村务平台上线  助力乡村“智”理

◎“农校对接”:打通乡村振兴的最后一公里

◎依托毗邻党建  提升服务水平

【工作动态】

培训提能力 扬帆再起航

——上海市举办2020年驻村指导员培训班

7月30日-8月14日,市驻村指导员管理办公室分四批举办“2020年上海市驻村指导员培训班”。

本次培训第一次将市派和区派驻村指导员全部作为培训对象,实现培训100%全覆盖。培训班以驻村工作需求为导向,科学设置“乡村治理”、“乡村旅游”和“乡村土地”三大主题课程和近郊乡村示范村现场教学。通过“接地气”、“自己村”的案例讲解,从政策解读、落地实施等多个层面为驻村指导员解难题、指方向。近郊乡村振兴示范村的参观学习,一方面展示了乡村振兴示范村的风貌魅力,另一方面带给驻村指导员更多的发展启示。

此次培训达到预期效果,为驻村指导员全面推进驻村工作具有积极意义。

跨区联组学“四史”  共谋乡村振兴路

——奉贤区、金山区开展驻村工作组联组学习

8月18日,金山区驻村工作组与奉贤区驻村工作组开展“四史”教育和驻村工作的联组学习交流活动,金山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白锦波出席相关活动。

“四史”教育活动,两区驻村指导员围绕“重温历史、缅怀先烈、振兴成果”等主题,先后参观了金山城市沙滩“四史”主题沙雕、漕泾革命历史陵园和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水库村。

联组学习交流活动,两区驻村指导员结合自身驻村工作,就党建规范化落实、发挥桥梁作用、网红小红薯引进、立足驻村要求有所为、村级集体经济壮大等方面进行了交流和讨论。

本次联组学习是驻村工作组“四史”学习的一种创新和有益的尝试,通过相互学习交流,启发了大家对工作思考,拓展了工作思路,为做好下一步驻村工作提供了有益参考。

“乐稻心田”研学基地 助推乡村振兴

8月16日,“乐稻心田”周家港研学基地品牌战略发布会在周家港村委会举行。“乐稻心田”研学基地项目是青浦区驻村指导员钱少华牵线引入的项目,也是青浦区朱家角镇首个引入纯社会资本、市场化运作、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开发的美丽乡村项目,集研学、文化、农业、旅游于一体。它采用全新开发模式,进行探索与实践,利用闲置农舍田地增强集体经济,解决就业创业,助力乡村振兴。

周家港村研学基地结合乡村振兴主题,围绕以农养农,以农惠农、以农兴农的目标,融合大研学主线,以“乐”为核心,打造“乐游(乡村旅游)、乐学(乡村研学)、乐享(农产品、IP文创)”三大产品体系,发展“米、蔬、酒、文创”四大附加产业,带动乡村商业体、有机农产品等相关产业联动,开创“乐稻心田”乡村振兴新模式,使周家港村实现由经济相对滞后到经济加速度的换档升级。

【驻村事例】

农旅休闲经济发展四“步”曲

奉贤区驻村指导员石天泉创新梨树认养模式,开启并加速马路村农旅休闲经济发展,探索出清晰可行、紧密关联、层层递升的“梨园经济”、“驻足经济”、“夜间经济”、“总部经济”的四步发展路径。第一步:打造梨园经济。改变原有先种后买的模式,采用“预付卡式”的认养方式,先卖后种,边种边卖,解决蜜梨成熟后短期内集中销售的难题。第二步:打造驻足经济。驻足即消费。一方面“腾笼换鸟”,在紧邻梨园的村组开发餐饮、文创产业,做好相应服务。另一方面“升级转型”,周边开发垂钓、采摘等农旅体验,拉长驻足时间。第三步:打造夜间经济。利用闲置宅基开办民宿、茶室、酒吧、陶艺吧,开发农旅项目,丰富游客的夜生活,同时邀请中青旅、驴妈妈等旅行社专门设计市内、短途旅行线路,加强旅行形象推广。第四步:打造总部经济。响应奉贤区委区府的“三园一总部”部署,发挥宅基房和特批商业用地的优势,吸引企业落户,将税收落地,彻底改变村集体经济薄弱的情况。

(石天泉,奉贤区庄行镇马路村驻村指导员,由普陀区甘泉路街道办事处选派。)

村务平台上线  助力乡村“智”理

崇明区驻村指导员潘超然牵线静安“两新”企业鼎捷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党支部与鲁玙村党支部结对帮扶三年,并申请专项帮扶资金,为鲁玙村打造村域治理智慧化平台。一是破解村干部工作难题。“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村干部经常面对“时间紧、任务重”的台账任务,数据重复填报,加班加点是常态。有了平台系统,一次填报就可满足多种工作台账填报要求,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二是实现数据共享与安全。村干部每人的电脑都有海量数据,但由于是单机作业,无法实时共享。同时,由于没有备份,一但发生故障丢失数据,都会影响到村务工作的正常开展。平台系统将村内25类公共服务和村域治理工作进行整合上线,实现乡村版“一网通办”。三是量身定制好用管用。在系统设计过程中,多次征求村干部意见,多次调整修改方案,历时5个月形成满意的最终方案。平台系统充分考虑村干部工作特点,界面清晰明了,操作简单方便。好用管用的平台系统很快成为村干部村务工作的好帮手。

松江驻村指导员费双波、奉贤驻村指导员畅金学等,也都推出了功能类似的村务管理平台系统,为进一步推进乡村“智”理进行了创新和尝试。

(潘超然,崇明区港沿镇鲁玙村驻村指导员,由静安区政协选派。)

“农校对接”:打通乡村振兴的最后一公里

浦东新区驻村指导员尹捷以“农校对接”为抓手,着眼“农校对接”的精度、力度、深度与广度,努力探寻激活乡村产业的新路子。一是深入调研分析提高“精”度。尹捷深入田间地头、走家串户,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最终确定以老港镇的特色农产品——雪菜为切入点,运用SWOT分析等方法,加强对雪菜农业产业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分析,不断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适应性。二是推进订单农业,加大“力”度。积极协调、促成上海高校后勤配货管理中心与上海大河蔬果专业合作社签订框架合作协议。重点开展“搭平台、增订单、提品质”三项合作,实现企业获利、农户增收、学校获益的共赢局面。三是加强顶层设计,挖掘“深”度。召开“加强农校对接共促乡村振兴”合作共建推进会,重塑农业价值链体系,努力实现“输血”与“造血”并举、短期帮扶与持续帮扶并重,个体发展与带动群体并进。四是开展多元合作,提升“广”度。积极拓展“农校对接”的内涵与外延,以党建、教育、文化等多个维度推进“农校对接”。如,积极联系超星教育集团上海分公司,向村党总支赠送智能学习机;积极联络市教委终身教育处、市老年教育工作小组办、浦东新区教育局高中(职业)与终身教育处、上海老年大学浦东分校等部门,赠送老年教育系列读本近千册。

(尹捷,浦东新区老港镇牛肚村驻村指导员,由市教委选派。)

依托毗邻党建  提升服务水平

松江区驻村指导员王磊发扬红色堰泾革命精神,以浦南毗邻党建为载体,共享资源,不断提升农村民生基础“硬环境”和为民服务“软环境”。一是示范引领,提升交流互通创新力。依托浦南地区毗邻党建,常态化推进资源、需求、项目“三张清单”。强化农业产业党建服务“三农”,向毗邻党建村捐赠幸福稻种,促进农业生产提质增效。二是强基固本,形成共享共育黏合力。立足区域相邻,文化相通的联合发展基础,充分利用红色堰泾资源,依托幸福老人村党群服务点,联合亭林镇亭西村党支部、庄行镇潘垫村党支部开展“四史”学习教育。三是凝聚共识,激发为民服务原动力。常态化开展党员志愿者服务活动,250多位堰泾村村民享受到亭林医院义诊服务。防疫期间,对区域内道口联防、人员管控等方面,毗邻结对村进行实时沟通交流,分享经验做法。

(王磊,松江区叶榭镇堰泾村驻村指导员,由松江新城集团公司选派。)

标签:

分享到:

字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