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驻村指导员管理办公室工作简报(第11期)

产生日期:2020-05-07 16:00      来源: 上海市驻村指导员管理办公室

【驻村事例】

从“卖稻谷”到“卖体验”  构建乡村振兴共同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没有产业,乡村就吸引不了资源要素,留不住人,乡村振兴也就是一个“空中楼阁”。松江区叶榭镇兴达村驻村指导员王劲颖,立足“抓党建、促发展”职责,用“脚底板”丈量薄弱村发展路,努力把握好“产业兴旺”这一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探索打造具有兴达特色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积极构建乡村振兴共同体。

一、深入调研,描绘乡村振兴美好蓝图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驻村伊始,王劲颖走家串户向村民请教、向退休村干部请教,与党小组长、网格长、村民代表座谈交流,逐步形成了指导服务兴达村工作思路:“打铁还需自身硬”,要下好“加强党组织建设”这步先手棋,把兴达村班子建成坚强战斗堡垒,带领全体村民凝心聚力、群策群力,因村制宜、精准施策。具体而言,要在党建引领下,更加注重发挥“八十八亩田”党建服务站的优势、打好“八十八亩田”品牌这张关键牌,将其作为兴达村名片,整合各级各方资源,提升“八十八亩田”品牌能级,以该品牌衍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稻香森林”、“大米体验馆”等乡村旅游这一体验经济为先导,带动兴达村的相关产业,延伸产业链,形成产业聚集,并以实现“产业兴旺”为突破口,带动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平移集中居住、基层社会治理、农村综合帮扶、垃圾分类等一系列工作,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地见效。

二、牵线搭桥,打响“松江大米”品牌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粮食安全是国家战略。围绕特色稻米产业,以打响上海品牌为战略目标,王劲颖谋划实践慈善公益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他在兴达村从“卖稻谷”到“卖大米”的乡村振兴1.0版基础上(稻谷每斤1.5元,松江大米每斤不低于6元),助力兴达村从“卖大米”升级到“卖品牌”的乡村振兴2.0版(松江大米“八十八亩田”品牌的“云米”系列每斤高于12元),成为了丰收季农民卖粮的“红娘”。经过他的牵线搭桥,央企员工向兴达村订购了“八十八亩田”品牌的松江大米2260斤,用于向上海市慈善基金会松江区代表机构捐赠和向贵宾客户推广,打响松江大米的上海品牌。同时,他引导“八十八亩田”创业团队将销售额的一定比例捐赠给上海市慈善基金会松江区代表机构。除了向央企员工推荐,他还向民政系统以及社会组织推销松江大米,让高品质的大米卖出品牌价值,帮助农户尽快从“卖稻谷”升级到“卖品牌”。例如,在兴达村“八十八亩田”现场,他主持召开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上海市民政局中青班助力兴达村乡村振兴座谈会”,在推广兴达村农产品的同时,希望中青班每位学员都成为星星之火,将助力薄弱村乡村振兴的火种带回到各自的单位和部门。

三、攻坚克难,打造乡村振兴“金名片”

三产融合是实现乡村振兴的一个有力推手,也是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重要手段。王劲颖在助力兴达村从“卖大米”升级到“卖品牌”的乡村振兴2.0版的基础上,进一步从“卖品牌”升级到“卖体验”的乡村振兴3.0版,谋划探索文化旅游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引导大家到兴达村体验“八十八亩田”党建文化、“稻香森林”、“大米体验馆”,观看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叶榭软糕制作,开展“亲子游”活动等。在兴达村三产融合发展中的关键一环,就是“八十八亩田”民宿要取得合法经营的“身份证”。面对“八十八亩田”民宿备案登记的困难,他主动向镇领导汇报相关情况,并得到镇领导的大力支持。此外,他先后陪同市人大农业农村委领导、区领导以及区相关部门领导赴“八十八亩田”走访调研。最终,在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关心支持下,“八十八亩田”民宿成为松江备案登记的第一家民宿,获得了乡村民宿备案登记证明(松民备松民字第001号)。依靠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共同参与,“八十八亩田”正在逐步成为兴达村的乡村振兴“金名片”。

下一步,王劲颖将进一步立足构建乡村振兴共同体,积极谋划、牵线搭桥,整合资源、共建共享,打造乡村旅游产业链,努力让兴达村与周边的薄弱村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

(王劲颖,松江区驻村工作组组长、松江区叶榭镇兴达村驻村指导员,由市民政局选派。)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情系百姓尽心履职

新冠肺炎疫情是对每位共产党员的重大考验。崇明区中兴镇中兴村驻村指导员徐功帅始终牢记初心使命,情系百姓尽心履职,坚守在驻村指导工作岗位,以实际行动守护一方平安。

一、线上线下多措并举,硬核防控有力有序

疫情防控重在提升村民防控意识,形成群防群控良好态势。在徐功帅的提议下,村“两委”在31个村民小组全部组建了微信群,先后有1500多人加入,每户至少有1人在群,实现了防控工作全覆盖;为避免人员聚集,先后推广应用了口罩预约、车辆通行证登记小程序;发布志愿者招募信息,形成了60余人的骨干队伍。广泛引入微信这个要素,信息情况即时上传下达,百姓关切得到及时回应,接地气的硬核防控加上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既让村民们触网上线,也让村干部看到了村庄未来“云治理”的希望。徐功帅撰写的《战疫一线——村干部的防疫24小时》,真实反映了村干部的辛苦和不易,在村民中引起热烈反响,促进了干群关系的融洽,推动形成了人人积极参与志愿服务的良好氛围。该文先后在“美丽中兴”、“上海崇明”、“崇明党建”微信公众号以及上农APP、文汇APP发布,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二、情系百姓同心抗疫,义举真情温暖人心

春节假期中,徐功帅就主动与村里联系,经他多方筹措,红外测温枪、手持式热成像仪、口罩、乳胶手套、护目镜、隔离衣、免洗洗手液、消毒用品等各类防疫物资源源而来,最大程度上满足了中兴村防疫工作的需要。据不完全统计,徐功帅共筹措到价值近7000元防疫物资,其中,他个人出资购买的物资价值2000余元。徐功帅服从安排留在“第二故乡”,与村干部奋战在第一线。他争当“守门员”,坚守进村道口,并主动参加道口封闭设施巡查维护工作;他勇当“健康安全员”,配合专业人员做好医学观察人员体温测量工作,关爱尿毒症患者等特殊困难人群;他甘当“快递员”,为返崇务工人员换液化气罐、领取教材。作为组织委员,徐功帅协助组长、副组长掌握组员的健康情况。自2月9日起,市区两级36名指导员每天测量体温上报,直至本市改为二级响应,持续了40余天,使全体指导员特别是居家观察的组员感受到组织的关心和温暖。

三、不负春光不误本职,合力推进乡村振兴

徐功帅努力做到复工防疫“两手抓”、“两不误”。中兴村是花菜专业种植村,受疫情影响,农户地里的花菜不能及时采摘,规格超过了验收标准,面临完不成订单的经济风险。徐功帅积极与电商平台沟通,该电商平台将验收规格临时调高50%,及时让合作社渡过了这一难关,保证了农户增产增收。3月初,中兴村乡村振兴示范项目筹备复工。徐功帅与村干部一起勘察现场,实地测量流转土地面积,保障农户切身利益。协调复工人员进场,帮助施工单位安排办公场地,做好宣传和引导工作,协调解决矛盾问题,为保证工程顺利开展贡献了一份力量。

在前所未有的大考面前,徐功帅同志主动深入一线,克服困难,提升了中兴村抗疫工作的整体水平,营造了志愿服务的氛围,这个“年轻人、外地人”,通过自己扎实的工作,赢得了广大村民的认可,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和驻村指导员的初心使命。

(徐功帅,崇明区中兴镇中兴村驻村指导员,由新世界集团选派。)

融入农村 整合资源 助力乡村振兴

刘运杰作为浦东新区祝桥镇新东村驻村指导员,报到伊始,开始深入了解农村,融入农村,推动农村发展。他以农产品销售和农业教育实践为突破口,提升农民收入,发挥农业生态功能,助力乡村振兴。

一、拓宽销路,助力农民增收

为更好地了解村情,寻找工作的突破点,刘运杰从驻村伊始就注重调研。通过与村“两委”的沟通交流及对种植专业合作社、“乡村能人”的走访调研,发现新东村种植的稻米面积大、产量高、品质好,但销售渠道较少,存在销售难的问题,影响农民增收。他积极利用派出单位区发改委的资源,努力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经多方协调,先后有平和学校、宁波银行金桥支行等相关领导前来考察稻米、蔬菜、水果的种植、加工和仓储情况,并于2019年11月初与平和学校、宁波银行金桥支行签订稻米购销协议。目前,平和学校已配送大米三批,宁波银行礼品米也完成配送。预计每年增加农产品销售收入30万元。

二、着力挖潜,打造农业教育实践基地

新东村位于自贸区新片区,交通便捷、水系发达、农业资源丰富。现有农业合作社6家,土地较为平整,大部分实现流转,规模效应较好,部分实现全自动大棚种植。邻近保尔卓美花卉园和祝桥名特优产品示范基地。为充分挖掘农业资源,提升新东村的知名度,推动乡村振兴,刘运杰根据农业部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农耕体验的决议,推动打造新东村农业教育实践基地,通过收割水稻、果蔬采摘、菌菇基地参观、花卉盆栽制作等项目,完善农业教育体验课程。邀请平和学校中学部、小学部老师前来考察调研,规划设计农业实践课程,计划2020年平和学校来新东村开展农业教育实践课程。利用平和学校的知名度和示范效应,进一步推动农业教育实践基地发展,推动乡村振兴。

三、结合主题教育,提升基层党建水平

刘运杰结合全区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根据村党总支安排,开展系列党建活动,提升党建水平。一是参与全村党员第一次集体学习,通过诵读、讲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论述摘编》等重要文献,提升全体党员的思想政治水平。二是刘运杰作为村委副书记,给全体党员上党课,介绍主题教育活动的基本情况,根据老党员占大多数的情况,讲述中共党史,揭示我们党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明确宗旨、初心认识。三是根据市区工作要求,刘运杰跟重大病老党员和困难群众结对,自掏腰包购买慰问品,上门看望老党员和困难群众,设法解决家庭难事,让党员和群众感受到组织的温暖,增强村级党组织的凝聚力。

下一步,驻村指导员刘运杰将结合派出单位优势和新东村实际,强化党建引领,继续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农民增收、农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进行探索和尝试。

(刘运杰,浦东新区祝桥镇新东村驻村指导员,由浦东新区发改委选派。)

标签:

分享到:

字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