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郊区2月份蔬菜产销统计情况分析

    本市2月份气候特点:降水偏多,气温特高。月降水约为75.5毫米,为常年的1.3倍,月平均气温为10.00C,较常年高4.60C,破上海百年同期历史记录。

    2月份的本市郊区气温偏暖,使郊区蔬菜长势良好。据“菜篮子工程”信息系统的统计,2007年2月郊区蔬菜总上市量26万吨,比去年同期的26.8万吨,减少0.8万吨,降幅3%;蔬菜产值3.26亿元,比去年同期的3.42亿元,减少0.16亿元,减幅4.7%;蔬菜每百公斤上市均价125元,比去年同期的127.6元,减少了2.6元,减幅2%。

    另外,1—2月份郊区蔬菜总上市量54.8万吨,比去年同期的55.9万吨,减少了1.1万吨,减幅为1.97%;总产值6.89亿元,比去年同期的7.22亿元,减少了0.33亿元,减幅为4.6%;每百公斤蔬菜均价125.7元,比去年同期的129元,减少了3.3元,减幅为2.56%。

    郊区蔬菜产销情况与去年同期相比,呈现减产减值的趋势。其主要原因:一是来沪客菜增多。入冬以来全国气温偏暖,特别是2月气温偏高,有利于蔬菜生长,主要来沪的外省市蔬菜基地,蔬菜亩产量提高,进入上海市场的蔬菜数量大幅增加。二是节日因素。2月份正逢春节,近300万的外地人回乡探亲,吃菜人口骤减,市场日均供应量减少。三是绿叶菜价格下降。市郊菜区也由于暖冬气候,以青菜、菠菜、塌菜、菜苋、生菜等为主的绿叶菜单位面积的产量增加,但市场蔬菜价格下降,个别地区出现卖菜难的现象。个别品种如青菜等抽苔开花,失去商品性不能上市,从而减少了郊菜的上市量。


读屏专用
声音开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十字线
大字幕
快捷方式
重置
固定
说明
退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