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绿肥作物春管技术意见
蚕豆、紫云英是市郊主要的冬作绿肥作物。当前,“立春”节气已过,气温正逐步回升,绿肥作物生长速度加快。加强绿肥作物春季田间管理,及时采取清沟、补肥等措施,对提高鲜草还田量、根系固氮效果有着直接的促进作用。
一、当前苗情特点
受水稻收获期延长的影响,2020~2021年度绿肥作物播种进度总体后移,播种高峰期推迟,迟播面积比例高,田间苗情不平衡性突出。播种期间持续干旱,影响绿肥正常出苗,造成出苗迟、出苗慢;入冬以来雨水少,不利于迟播绿肥作物的生长与安全越冬;“大雪”节气后气温持续回升,雨水调匀,日照充足,有利于绿肥根系生长。“小寒”节气以后,上海市遭遇两次低温寒潮,气温起伏较大,个别区极端气温达-8℃以上,导致绿肥作物普遍出现冻害现象,整体长势弱于往年同期。“大寒”节气以来,上海地区气温较高,绿肥苗情转化较快,分枝较多。当前,总体苗情长势好于上年和常年同期。
二、春管措施
针对当前绿肥苗情分枝多、株高偏低、个体长势偏弱等特点,下阶段田间培管措施应重点围绕沟系清理、加强肥料运筹,促苗情转化。同时,利用“立春”后天气逐步开始回暖的有利条件,切实加强以普施、重施春肥为重点的各项春管措施落实,提高绿肥生物学产量。
1、加强沟系清理,降湿保根防渍害
“立春”后,随着气温回升,冷暖空气交替加剧,雨水也将增多;同时,绿肥作物地上部分和根系都将进入生长高峰。为促进绿肥根系生长、增强根系的吸收能力,应坚持不懈抓好沟系清理工作,降低地下水位,促进根系和根瘤的生长,为提高绿肥生物学产量奠定良好的基础。
2、区别绿肥苗情,施好春肥
“雨水”节气,温度稳定上升后,追施速效氮肥,提高绿肥生物学产量。一般每亩施尿素8~10公斤或复合肥15~20公斤,促苗情快速转化。
3、适期翻压,提高翻压质量
在绿肥作物盛花期至结荚期前后及时翻压还田。也可结合后茬水稻作物播栽期(机插稻、直播稻)时间,提前25~35天翻压。一般以耕翻方式为好,耕翻深度为15~20厘米。每亩还草量1000~1500公斤为宜。翻压时做到严埋、压实,使绿肥与土壤密合无孔隙,尽可能做到深耕、深埋。耙地前增施氮肥,加快绿肥的腐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