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村”系列公司走出奉贤特色的农村综合帮扶新路径
产生日期:2023-11-06 09:39 来源: 东方城乡报
□农宣
奉贤区地处上海远郊,共有176个行政村,182个村集体经济组织。近年来,奉贤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农村综合帮扶,创新搭建“百村”系列公司,不断优化工作机制,推动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模式创新融合发展,探索出了一条具有奉贤特色的农村综合帮扶,促进农民共同富裕的新路子。据统计,“百村”系列公司自成立至今已累计分红到村7.99亿元。
变帮扶资金为发展资金
“百村”品牌不断升级
“百村”是奉贤在区层面统筹资源建立的村级集体经济联合体,将经济薄弱村的帮扶资金变为发展资金,公司获得的收益反哺回各村,用于提升公共服务、改善村容村貌、帮扶困难村民等。2013年至今,奉贤区先后成立百村实业公司、百村科技公司、百村富民公司、百村谊民公司等四个“百村”品牌系列企业。
四家“百村”公司的运作及投资入股分红模式各不相同、各具特色。2013年,奉贤区成立“百村实业”公司,作为本市第一轮农村综合帮扶承载平台,该公司由区内100个经济薄弱村各出资10万元共同参股,投资拥有3项物业,村均分红由最初的30万元增至100万元,累计分红7.15亿元;2018年成立“百村科技”公司,通过全区176个行政村出资占股88%、奉投集团代表国资占股12%,该公司实现完全市场化运行,以国有资产带动集体资产混合发展,累计向村集体经济组织分红4797万元;2018年11月成立“百村富民”公司,作为本市第二轮农村综合帮扶承载平台,由区内94个薄弱村共同出资,投资区内优质物业、工业用地的开发建设和运营,所得收益的70%用于精准帮扶生活困难农户,累计发放补助资金3792万元;2020年成立“百村谊民”公司,围绕提高三峡移民后期扶持项目资金的使用效率,通过购置资产“造血”,定向服务三峡移民帮扶涉及的69个移民村,累计发放补助资金226万元。
2023年8月31日,奉贤区在百村科技公司的基础上升级成立了上海百村经济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将百村实业、百村富民、百村谊民和区内其他6个村集体经济组织归并吸纳,覆盖全区所有集体经济组织。
据悉,百村集团共设立股份200股,182个村集体经济组织每个持1股,占股91%,区国资委占股9%,以“存量资产老办法,转移支付和新增收入平均分配”为原则,根据各个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实际情况,在公司章程中特别设计差异化的持股和分配方案,解决农村综合帮扶产生收益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精准投资 深化改革
拓展农村集体资产多元功能
近年来,“百村”系列公司立足农村综合帮扶的主责主业,在巩固物业经营、加强招商引资的基础上,不断拓展经营渠道,持续提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壮大了品牌的美誉度。
在此过程中,“百村”模式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首先是开展精准投资。“百村”系列公司创新了国集联动发展、市场化和股权化等模式,瞄准区内优质资源和项目,建立规范遴选和风控管理机制,聚焦民生、商业、产业三大类项目精准投资。
民生项目方面,百村科技公司与市属国企上海环境集团合作成立上海维皓再生能源有限公司(占股25%),负责建设运营奉贤区垃圾末端二期处置中心;商业项目方面,百村富民公司与区属国企交能集体合作成立上海百村贤能置业管理有限公司(占股86%),共同运营管理龙湖天街办公楼项目,确保每年获得5%的收益率托底;产业项目方面,百村科技公司与民营企业合作开发启迪智慧港产业园(占股25%),聚焦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新赛道,孵化科创型企业。
其次是注重深化改革。奉贤区将上海农业要素交易所委托百村集团管理,依托其在农业要素交易的合规性、稀缺性特质,在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开展农村集体资产公开租赁与产(股)权转让交易及其他交易品类开发的基础上,探索全区乃至全市农业要素市场化改革,激活农村资源资产,促进要素流动。
再次是拓展多元功能。“百村”系列公司通过探索提高农民资产性收入,注重拓展集体资产的居住、公共服务等多元功能,探索盘活利用农村闲置宅基地房屋,参与建设了17家乡村民宿、102户乡村版“人才公寓”和500家“四间堂”农村社区居家养老睦邻点,既规范了房屋租赁行为,又推动了乡村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了农村公共服务的品质,带动农民持续增收。
奉贤区历届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农村综合帮扶,将其纳入全区的重点任务,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架构,谋划工作措施,解决实际问题,不断完善帮扶政策体系,夯实制度基础,做到了“两手抓”。
一方面抓机制的创新。奉贤把农民利益放在首位,重点聚焦经济薄弱村、生活困难农户、三峡移民等群体,创新搭建“百村”系列公司,在做好农村综合帮扶的基础上,探索“国有资产带动集体资产,集体资产带动农民增收”的集体经济发展路径,将帮扶资金变为发展资金,实现了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做大“百村”系列品牌。
另一方面抓政策的支持。奉贤以国家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为契机,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通过自营、出租、入股、合作等多种方式,探索利用闲置宅基地引进符合规划要求和产业导向的优质企业,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比如,设计宅基地置换“政策超市”,确保房产、现金、股权“总有一款适合你”;创新财税激励措施,对村集体予以财政扶持优惠结算。
此外,奉贤区在发展“百村”系列公司过程中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如“造血”功能还不强,集体资产盘活利用率还不高,带动农民参与经济活动成效还不明显,集体经济发展转化为农民增收能力还不强。
奉贤区相关部门清楚的意识到这些问题和掣肘,下一步,将着力打造农村集体经济“百村”集团式发展矩阵,完善平台功能,打造优化农村综合帮扶政策的实践平台,统筹全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运营平台,协调推进奉贤乡村全面振兴的服务平台,国集联动实现共同富裕的共享平台;创新发展机制,探索全区农业资源资产化发展,提高乡村资源的利用率和产出率,通过相关投资、运营深度参与乡村振兴,提升“造血”能力;加大改革力度,参与农村“三块地”改革,激活农村土地要素,建立收益共享的开发模式,推进乡村产业、精品民宿、人才公寓等项目开发建设,促进村级经济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