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好“丰”景,华新镇6300余亩水稻开镰收割啦!

产生日期:2022-11-11 14:29      来源: “绿色青浦”微信公众号

  金秋时节,从华新的田垄上走过,一派金黄的大地,一粒粒饱满的稻谷昂扬成起伏的稻浪。风的声音、稻穗摆动的声音、收割机轰鸣的声音,这些田野上最动听的音符共同奏响了丰收的凯歌。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秋收无疑是最富满足感的,这是家家农户翘首以盼的期待,也是收获的时节。今年5月3日,华新镇第一批水稻种子共200亩,累计1000公斤开始浸种处理,先后经过育秧、插秧、分蘖、抽穗扬花,于10月下旬陆续进入成熟期。从之前的满目碧绿,到现在披上的金色秋装,这正是收获的信号!

  历时170余天的等待,华新镇启动水稻收割工作,积极调配机械下田作业,在收割机引擎轰隆声中,稻农们抢抓晴好天气,6300余亩水稻陆续开镰收割。

  全程机械化作业,稻花香里说丰年

  走在嵩山村的乡间小道上,放眼望去,成熟的晚稻遍地金灿灿,一串串稻穗颗粒饱满,散发着阵阵稻香。据上海稻康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相关负责人郭建军介绍:“目前,我们嵩山村这片区域正在收割的水稻是‘南粳46’,品种优良,是今年6月插秧播种的,面积在一百六七十亩左右。其他品种的水稻还没有完全成熟,还要等一个星期左右才能收割。”伴随着机械轰鸣声,收割机在田间来回穿梭,一粒粒饱满金黄的稻子被“收入囊中”,形成了一座金色的小山,稻农们用铁铲归拢着香气扑鼻的稻子,一派丰收喜人的景象。

  华新镇大力推进水稻机械化种植,通过育秧机、插秧机、收割机实现谷子从田地到粮仓全程机械化,减少损失的同时,提高了作业效率。华新镇目前在使用水稻收割机15台,单人单台收割机1天可收割60-80亩。此外,为保障镇域水稻保质入库,3座烘干房已投入使用,烘干能力累计可达120吨。

  绿色生态种植好,产量品质双提升

  “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华新镇积极推广秸秆还田、测土配方专用肥、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技术,通过冬前深翻、种植绿肥改良土壤生态,提升水稻根部养分供应量,从而降低病虫害,减少化学农药用量和频次。同比去年,华新镇今年的常规稻农药使用量平均每亩降低1.6%,化肥农药使用量实现零增长。

  今年,华新全镇共种植水稻6300余亩,共占全区水稻面积5.08%,预计平均亩产580公斤,累计可达371万公斤。主要种植的优质水稻品种为青香软粳、南粳46和花优14等,这些品种的大米颗粒饱满、大小均匀、晶莹剔透,做出来的米饭柔软有弹性,冷而不硬,口感柔软滑韧,想尝鲜的小伙伴们可不要错过哦。


标签: 华新 6300 水稻

读屏专用
声音开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十字线
大字幕
快捷方式
重置
固定
说明
退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