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农资执法检查与农机监管 嘉定确保春耕、夏种顺利开展

产生日期:2020-04-16 13:22      来源: 东方城乡报

d9aec166687d1f52532a785653c8f56f.jpg

6db033c5c38e055d334c69c1648f2d16.jpg

近日,在嘉定外冈镇,一一辆满载有机肥料的厩肥撒播机在水稻田里来回穿梭,短短几分钟,就完成了整个田块的撒播作业。今年,外冈镇计划申报1万2千亩水稻绿色认证,有机肥的撒播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外冈农机合作社的农机手们驾驶着今年新投入的一批厩肥撒播机倾巢出动。

厩肥是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的重要有机肥料,施用有机肥一方面可以改善土壤质量,保护农业土地资源,减少化肥的施用,降低农业污染,另一方面可以提高水稻产量以及农作物的安全性和绿色性,促进农业绿色持续发展。然而依靠人工撒播有机肥,不仅成本高,效率低,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今年,嘉定区农机技术推广站大力推广厩肥撒播机作业,以代替传统人工抛撒,外冈农机合作社就是最早开始试水机械化撒肥的合作社之一。

“我们今天用了4台车,工作7个小时,完成了400亩水稻田的厩肥撒播。”外冈农机站站长刘波告诉记者,厩肥撒播机的应用让作业效率得到了大幅提高,撒播成本也缩减了近一半。“以往靠人工撒播,一天只能完成10~20亩,而且需要5~6人同时在一个田块作业"。经刘波测算,传统人工撒播一亩地需要支付40~50元/人的人工费,而机器作业只需要每亩25元。“你知道的,现在农业上最贵的就是人工了”,刘波说,“另外,用机器还有一个好处,就是撒出来的肥料会比人工更加均匀,会给后期水稻的种养带来帮助”,他补充道。

“大家可以站近一点观看,这个装置叫做横二段破碎轮装置,可以确保厩肥粉碎彻底,而且不易堵塞,作业幅宽可达3米。作业时,拖拉机的输出动力带动了厩肥撒播机内的输送链,肥料就可以通过高速旋转的破碎轮和撒播轮撒播出去,达到撒播还田的效果。”为了更好的推广厩肥撒播机,嘉定于近日在徐行渭春合作社举办了一场厩肥撒播机现场示范推广会,农机技术人员正展示并讲解2FSQ-4.6型撒播机的运行原理,“这个特有的保险螺丝装置可以降低过载断轴风险,提高机具的使用寿命。另外,这款机具还配有5挡速率调节,调节这个地方就可以调整输送装置的速度,从而控制施肥量”。来自各镇的农机管理人员、农机合作社社长和农机操作人员听得十分认真,“这机器看上去很安全,以前我们就是拿洋锹,拖拉机一边往前开,一边依靠人工往下撒”。经过现场试验,一辆满载近3吨有机肥的厩肥撒播机在7分钟之内就将全部肥料抛撒完毕。撒播机出色的作业表现令这些未来的使用者们大呼惊喜,“太高效了!我们的劳动强度可以大大降低了!”

记者从嘉定区农机技术推广站了解到,去年嘉定全区绿色水稻认证率为8%,今年嘉定计划将这个数字提高至15%左右。“根据认证标准,水稻田每亩需要撒播500公斤也就是1000斤有机肥,我们将达到2.8万吨的有机肥的施用量,单纯依靠人工可谓任务艰巨,机械化作业可以同时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厩肥撒播机的推广与应用也将进一步优化施肥机械装备结构,实现农业生产各环节全程机械化技术的集成应用与提升”,区农机站相关负责人说。据悉,目前嘉定已将19台厩肥撒播机分发到各镇农机合作社并投入使用,各合作社已于近期陆续开展厩肥撒播,为水稻的春耕夏种及绿色生产打基础。

聚焦社会化服务功能,推进农机“一用就管”

为了进一步加强对补贴农机的监管,确保春耕、夏种工作顺利开展,促进农机服务组织的规范化管理及发展,3月26日至4月8日,嘉定区农机管理部门对本辖区内农机服务合作社、蔬菜合作社购置的补贴农机具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检查考核,内容包含了农机具一用就管、农机库房、农机台账、维修保养手册填写以及合作组织社会化服务、平安农机建设等。

今年农机检查考核与往年不同,考核面更广泛,内容更加细化,注重合作社管好农机的同时更偏重于合作社社会化服务功能的提升。

从检查实际情况看:在疫情防控期间,各农机服务组织仍然重视并认真做好农机具维护保养工作,农机“三库一间”分离有序、机具分类停放整齐、内外清洁无污、黄油机油做好加注更换、维修保养手册认真填写、消防设施完备、农机安全制度上墙等。虽然部分合作社库房小、条件差,但依旧认真对待,因地制宜做好相关工作。

在检查中,工作人员也发现农机具维护保养仍有一些不足之处。一是一些合作社对小农具重视程度低于大农机。二是部分合作社把“一用就管”简单理解为对农机具维护保养,而忽视了对农机具台账的管理。对于发现的问题,检查人员当即告知了合作社负责人,提醒各服务组织及时改正。同时,通过检查双方的互相交流,本区农机具维护保养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在嘉定各涉农镇、合作社共同努力下,嘉定区的农机机务管理水平不断进步,安全生产已宣传到位,农机社会化服务意识得到不断提高和完善。通过检查工作时刻提醒各农机服务组织居安思危、防微杜渐,推进农机“一用就管”工作。日后,嘉定区农机管理部门将农机技术推广、管理服务工作中不断拓宽思路、改进方法,更有效地开展指导与监督工作,从而确保春耕、夏种工作能安全高效顺利地进行。

开展执法检查,把好春耕工作中的“农资”关

为确保不误农时,确保农资质量,确保农民用上放心农资,切实维护农民利益,嘉定区农业农村委员会执法大队根据全国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视频会议精神及市、区农业农村委要求,于日前开展了辖区内农资市场专项整治等执法检查工作,为春季农业生产保驾护航。

此次农资市场专项整治工作以种子、农药、肥料为监管重点。种子市场专项整治工作重点为打击制售侵权、假劣种子、非法转基因种子等违法行为;农药市场专项整治工作重点为打击非法生产经营禁用高毒农药、假冒伪劣农药、隐性添加其他农药成分等行为;肥料市场专项整治工作重点为打击有效成分含量不足和氯离子超标、假冒伪造登记证、水溶性肥料有效成分含量不足、添加植物生长调节剂等与登记内容不符的行为。

专项整治期间,嘉定区农业农村委执法大队完成辖区内45家种子生产经营企业的执法检查。从检查情况看,未发现制售侵权、假劣种子、非法转基因种子等违法行为,检查种子标签450个,其中不合格标签1个。完成执法检查农药生产经营企业33家。检查了农药标签292个,其中不合格标签2个,标签合格率99%以上,存在问题是擅自修改标签及销售过保质期产品。完成执法检查肥料生产经营企业33家,检查标签162个,其中不合格标签2个,主要存在问题是包装图片超范围。执法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已全部进行立案查处。

从本次检查情况看,由于今年疫情的影响,绝大部分企业复工复产不久,销售受疫情有一定影响,但农资市场农资标签合格率仍然维持较高水平。在执法检查过程中也发现,农药经营企业店容店貌还有待改进,信息电子化台账有记录但及时性还存在一定差距。执法人员要求经营企业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要严把农资质量关,确保农民用上放心农资产品。

专项整治期间,嘉定区农业农村委执法大队还开展了《种子法》、《农药管理条例》及配套规章宣贯工作,发放了相关宣传资料,要求企业认真学习,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做到诚信经营,确保农民利益。

见习记者 赵一苇


读屏专用
声音开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十字线
大字幕
快捷方式
重置
固定
说明
退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