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技术助力崇明农资购买方式升级
产生日期:2019-08-21 06:52 来源: 东方网
近日,各乡镇风格整齐划一的绿色农资门店吸引了大家的注意。与传统零售模式不同,绿色农资店依托云计算、大数据等高新技术,将销售过程变得更加便捷智能,由1个服务总仓和16个门店组成的绿色农药供应网络在生态岛初见雏形。
16个门店之一的港沿镇绿色农资店,位于合五公路与草港公路交界处,记者走进农资店,店内干净、敞亮的环境让人仿佛进入了一个现代化超市,各类农用物资陈列有序。
除了肥料、农药,门店里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一个硕大的电子屏,这个被称为“崇明智慧农业大脑”的高科技产品整合了GIS地理信息系统、农资封闭式管控系统、农业智能管控、数字流通、智慧农机等子系统。大屏正中显示的是崇明的行政区划,通过不同色块,每一个地块上农作物的种植类型、坐落位置及周边农业环境清晰可见,通过“一张图”便可以直观、全面地了解崇明农业的整体情况,从而实现全区绿色农业一体化智能管控。
整个管控体系以农业主体的身份证作为唯一标识,实现生产经营信息、补贴信息相匹配。据介绍,凡是通过认证的经营主体和农户,只要带上身份证就可以享受绿色农药限额免费供应;未通过绿色食品认证的按照80%限额补贴供应。而享受补贴优惠的绿色农药在店中有专门的片区,让农户一目了然。“就像在超市购物刷卡一样,直接明了。”店员倪烨向记者展示了购买过程,全程在电子屏上完成,几十秒钟即可。
数字化模式使得崇明的农药追溯体系更完善,依托集生产主体、农资需求、监测检测信息库为一体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对接农业GIS系统数据。农户在门店刷身份证购买农资产品后,平台就会自动比对农户地块信息、经营规模、种植类型等信息,后台也将结合其历史采购记录、回收记录,及时分析预警本区农业生产的用药趋势和强度。
崇明是国家首批40个农业绿色发展试点先行区之一,全区绿色食品认证率已经达到了73.6%。这离不开各类绿色农资的使用普及、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推广。店员倪烨告诉记者,农资商店的农药只有低毒、微毒类。她还向记者介绍了一款新型无毒农药——捕食螨,其采用“生物防治”技术,以螨治螨,消除竹裂螨、竹缺爪螨等害螨,成功率达85-95%,一年可减少农药使用量40-60%,治理成本仅为化学治理的1/3,具有操作方便、无毒、无公害的特点,成为受政府和农民欢迎的优良品种。
目前,港沿镇、三星镇、堡镇门店已经对外营业,其他乡镇预计在8月底正式营业。“1个总仓+16个门店”的绿色农药供应网络,实现了绿色农资“销配收”一体化运营,未来崇明将进一步完善农药追溯体系,实现农药全程智能化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