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金山漕泾镇:穷村如何“无中生有”谋振兴

产生日期:2019-08-05 08:16      来源: 新华网

最近,市郊不少虾塘已进入捕捞季。作为金山漕泾镇水库村的养虾户,56岁的刘德忠不无自豪地告诉记者:“我家45亩虾塘的年产值能有100万元,今年净赚50万元肯定没问题!”

眼下,作为上海第一批乡村振兴示范村,水库村不仅面貌焕然一新,还培育引进了一连串与“水”相关的产业项目,让村民增收致富有了新盼头。不过,在水库村周边,还有一个个缺乏特色资源和亮点的纯农乡村,它们能否在乡村振兴中实现“产业兴旺”?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漕泾镇党委这两年积极开展“党建+农民增收”专项行动,切实把党建优势转化为乡村振兴中的发展优势,让当地农民尝到了实实在在的甜头。

示范村的一串“水经济”

水库村地理位置偏僻,本来并没有什么产业资源,但通过挖掘放大“水”特色,硬是“无中生有”培育出了一系列产业项目。

在水库村,靠养虾实现致富的,并不只有刘德忠。过去10多年,老刘主要是单打独斗,但如今,在村党总支的引导下,他组建起了一个合作社,带领其他村民一起养虾,统一虾苗、统一饲料、统一技术、统一销售,大大降低了养虾风险,明显提高了亩均产出。

比如沈士均,多年前就开始养虾,但由于虾病多、销售难等,以前收成大起大落,很不稳定。加入合作社之后,在老刘的指导和带动下,他再也不愁技术和市场了,预计今年32亩虾塘产值在50多万元,净利润可达20多万元。

带头人老刘坦言,这要归功于农业部门和村里的全方位扶持。几年前,村里实施了100多亩的虾塘改造工程,拓宽了塘边道路,翻修了仓库,总计投入60多万元,其中养虾户自己只需掏10多万元。同时,老刘还享受了连续7年的贷款贴息政策,政府部门补贴60%的利息,大大降低了自己的贷款成本。此外,由于虾病多,政府部门还鼓励养虾户参加农业保险,并为此补贴了70%的保费。

“今年底,村里还将对所有虾塘启动新一轮升级改造,引入循环水处理装置,并推进绿色食品认证,帮助村民进一步提升产业竞争力。”水库村村主任周继光告诉记者,水库村水资源密布,全村有40条河道,水面率接近40%,而且,村里河道的水质非常好,有的甚至达到了三类水。所以,村里接下来将围绕这一特点,努力培育一系列与“水”相关的特色产业,让村民钱袋子鼓起来。

眼下,随着市级水利专项工程的实施,水库村的水景越来越美了,酝酿中的水上游线也受到了众多体验者的好评。于是,许多投资者也把目光投向了这里。

比如一家文旅公司意向投入3亿元,通过民宿、文创等项目,营造一种村里的理想生活模式,吸引市民来观光、度假、消费。另一个“人人一亩田”项目,则将发展有机生态智慧农业,以生产带旅游,届时村集体经济组织也将入股其中,共享“产业兴旺”的红利。

纯农村庄的“产业可能”

水库村好歹有“水”的特色,而其他纯农地区的村子只有农田,如何帮助农民增收、实现“产业兴旺”?

58岁的老杨,是漕泾镇护塘村的村民。以前,他也曾养过虾,后来虾塘复垦,老杨就跟着建筑队外出打零工,收入很不稳定,到了年底还需要村里补助。两年前,村里推行家庭农场和合作社规模经营,鼓励老杨承包了100多亩土地种植粮食,并为他申请了相应的政策扶持。现在,老杨选取优质稻米品种,分早中晚三期播种,早熟品种在国庆期间就能上市,引得远近百姓纷纷向他家预订优质大米。

护塘村党总支书记沈银欢告诉记者,为了改变以前的粗放式经营模式,村里不仅推荐老杨参加了农业技能培训,考出了农机手证书,还出资扶持家庭农场参加了农业保险。去年,老杨申请购买一台中型拖拉机,在降低自己生产成本的同时,还能通过为其他村民提供农机服务获得一笔收入。

据透露,去年,老杨种粮赚了七八万元,当农机手获得收入3万元,再加上自家土地流转费、生态林特殊补贴等,家庭年收入达到了15万元左右。昔日的贫困户,踏踏实实走上了增收致富路。

据了解,护塘村已培育出5户家庭农场,目前一方面推动他们积极参加绿色认证,另一方面与区域化党建结对单位接洽,争取成为高档酒店的优质稻米供应基地,让村里绿色产品获得更高附加值。与此同时,村里聚焦3000亩的防护林,将探索蘑菇种植等林下经济,并成立合作社发展几个精品农业项目,为这个纯农村庄培育更多的“产业可能”。

水库村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产业项目也一个个落户进来,这给一路之隔的阮巷村党总支书记、村主任胡兴锋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阮巷村较为偏僻,被称为漕泾镇的‘西伯利亚’,是一个纯农特色的经济薄弱村。”胡兴锋告诉记者,村里有4300亩土地,其中3000亩种植水稻,500多亩养殖水产,村集体收入一直入不敷出。

这两年,村里立足农业基础,培育出了8个农业合作社,鼓励村民发展了菊花、桑葚、樱桃、水果玉米等精致农业项目,其中玉米、西瓜等成为十分抢手的产品。“未来,我们也可以接受水库村的辐射带动,提供乡村旅游业的一系列配套服务。”胡兴锋展望道,如果水库村的游客人次达到一定规模,阮巷村也可以打造一批民宿、农家乐等项目,更好地满足市民游客吃、喝、游、购、娱的需求;而且,阮巷村还有一个600年历史的阮巷老街,今后也可以和水库村进行错位发展,并形成一条联动游线。

10多个村“抱团”增收

除了各自谋求出路,漕泾镇还引导10多个村“抱团”发展,实现农村集体经济的保值、增值。

“去年,我们村对外投资的一个项目,获得了37.5万元的回报,村民按农龄进行分红,一户可以分到600元—1200元。”护塘村党总支书记沈银欢介绍说,这是区域化党建中的一个项目,由镇里搭建平台,吸引了全镇11个村参加进来,“抱团”投资上海化工区的公共管道项目,总投资额达到4400万元,今后每年可获得8%左右的回报,让各村的集体经济获得了稳定长效的增长。

不仅如此,通过区域化党建平台的牵线搭桥,建行金山支行还积极开发金融产品,支持金山区的乡村振兴。比如漕泾镇的10多个村,在该银行的创新支持下,抱团成立了一个“集体经济组织产业周转资金池”,可以获得相对较高的利息回报,并可以随时随地取出来用于村里各项开支。

村集体经济获得增长,村民福利也好起来。比如护塘村,为了降低村民看病的负担,对村民自付医疗费的部分给予10%补贴,去年一年全村就补贴了39万多元。

记者 黄勇娣

标签: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