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叫得响”的水果品牌扛得住“挑剔”

产生日期:2019-08-01 06:04      来源: 东方城乡报

据市林业部门统计,目前上海有经济果林总面积21.6万亩,投产面积为20.4万亩,其中桃的投产面积为6.3万亩、葡萄5.0万亩、梨2.6万亩、柑橘5.3万亩。预计今年沪产水果总量约在30万吨左右,有望较去年稳中有升。而林果产业布局则正不断在优化,已基本形成了“一区一品”“一镇一品”的农业产业栽培格局,地产品牌水果优势正不断凸显,且供应品种丰富。

持续高温,助力果品增甜

自7月20日出梅之后,本市持续多日的高温天气,让成熟期的沪郊果品加速了糖分积累。其中,深受市民喜爱的葡萄品种“夏黑”“醉金香”“巨玫瑰”“巨峰”已全面上市,网红品种“阳光玫瑰”“金手指”也已含蜜来报,糖度(可溶性固形物)高达22度以上;梨是消暑上品,市场上畅销的“翠冠”梨也已开始进入采摘旺季,且一直可持续销售至8月底;而带“酒窝”的金山蟠桃,眼下也到了品尝正当时,预计8月中旬将结束;奉贤的黄桃“锦”字系列(锦枫、锦圆、锦绣、锦花等)则已开始陆续上市;南汇水蜜桃则已接近销售尾声。

科技支撑,果品多彩优质

近几年,上海市已先后引进林果品种400多个,推广良种40多个。葡萄的生产品种已经超过了30个,有夏黑、巨峰、巨玫瑰、醉金香、美人指、阳光玫瑰等;桃主栽品种包括沪油018、新凤蜜露、川中岛、锦绣黄桃、玉露蟠桃等;梨主栽品种有翠冠、早生新水、圆黄等。此外,蓝莓、樱桃、枣子、枇杷等小水果种类也在不断增加。果品生产上,市林业部门在大力推广篱壁式树形、机械化省力化、设施化栽培、病虫害优化防控、地面铺设反光膜、地布以及生草栽培等系列新模式、新技术,以解决当前沪郊农业劳力短缺等问题,提高本地果品的栽培生产水平。

按照果品生产特点和区域化布局,上海市相继建立了葡萄研究所、桃研究所、柑橘研究所、梨研究所、小水果研究所、蟠桃研究所和蓝莓研究所等7家民非性质的市级专业果树技术研究和推广机构,成为本市林业站系统果树技术推广的有机组成部分,为开展新品种引育、技术培训、技术咨询和技术攻关工作助力。同时,市林业部门还选聘了42名林果乡土专家,做到“指导果农干”、“做给果农看”。上海市林业总站为此还印发了《果树农事信息》、《乡土专家谈农事》等技术资料,通过专家咨询热线等途径,大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农艺,确保沪郊地产果品生产安全、优质、标准化。

可见可查,果品安全信得过

早在2011年,上海市林业部门便启动了“安全优质信得过果园”创建工作。目前,全市已有78家果园被评为“安全优质信得过果园”,分布在沪郊各区,其栽培的树种涵盖了桃、梨、葡萄、柑橘、蓝莓、猕猴桃、枣、银杏等多种林果。

“安全优质信得过果园”的评选主要有三方面标准:首先是果园环境的安全,果园水、土、气要达到无公害以上标准,周围一定范围内不能有污染源;其次是生产过程要安全,对田间操作特别是投入品的使用有严格标准,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肥料;第三是上市果品要安全,林业部门要对商品果进行农残检测,在涉及食品安全的一些关键项目上,如禁用农资、农药残留等实行一票否决。此外,还要通过测定果实外观、优质果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重要指标,来确保商品果的质量。

近期,市林业部门还进行了“十佳信得过果园”评选,经过市民投票和专家评审,最终评选结果日前已在“乡土有约—2019’上海夏季优质果品推介会”上正式发布。信得过果园创建评选工作掀起了各区果品安全生产热潮,比如崇明区在开展果品“两无化”栽培、金山区在力推有机果品等。

十年磨砺,品牌效应显现

2002年以来,上海市不断优化林果产业布局,已形成了“一区一品”“一镇一品”的栽培格局。嘉定马陆葡萄、浦东南汇水蜜桃、松江仓桥水晶梨以及崇明柑桔等皆已成为沪郊水果中具有区域特色的“拳头”产品;金山蟠桃、奉贤黄桃、青浦枇杷以及蓝莓、猕猴桃、火龙果等小水果特色果品,在当下上海市民的心中,则也有着较为广泛的知名度。

与此同时,沪产果品的注册品牌也在逐年增加,明星品牌不断壮大。据统计,上海市注册的果品品牌已超过100个。葡萄有“马陆”牌、“传伦”牌、“管家”牌、“施泉”牌;桃子有“南汇水蜜桃”、“皇母”蟠桃、“锦绣”黄桃;梨有“仓桥”牌、“奉叶”牌;柑橘有“前卫”牌、“飞岛”牌、“前小桔”等,其中南汇水蜜桃、仓桥水晶梨、金山蟠桃、马陆葡萄、奉贤黄桃已成为上海名牌产品,并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品牌建设不仅带动了上海市经济果林产业的发展,促进了果品质量的整体提高,也为市郊果农增收发挥了积极作用。水蜜桃、葡萄、柑橘、梨等,由原来的论筐卖逐步过渡到有标准包装的论盒卖,特别是随着生产标准化程度的提高,目前很多品牌的桃子、葡萄、柑橘、梨已开始出现了论个、论串卖的情况,并在全国果品评比中多次获得金奖。

线上线下,果园有吃有玩

为了增加果品生产者和市民之间的沟通,让更多市民品尝到地产优质果品,上海农林部门联合开展“果园公园手拉手,地产果品进家园”活动,组织以上海市“安全优质信得过果园”和“水果标准园”为主的果园、合作社进上海植物园、杨浦公园、金桥公园、黄兴公园、中山公园、共青森林公园等市区16家公园展销。展销时间为7月13日至9月20日。这些进公园的果品,以过硬的品质和口碑得到了对品质向来“挑剔”的上海市民的认可。

部分果园还在尝试“电商”路线,如马陆“传伦”牌有机葡萄、金山“施泉”葡萄、南汇“桃咏”水蜜桃等已在天猫上开了旗舰店。动动手指、点点鼠标,新鲜、优质的沪产水果便能直接送到家。以果园为载体的观光采摘游也如雨后春笋,如在嘉定,市民可去马陆葡萄主题公园,那是葡萄的王国,上百个不同品种的葡萄、葡萄汁、葡萄茶、葡萄水饺,让人应接不暇;如果去金山,市民可以去敏蓝蓝莓园,去体验蓝莓丰收的喜悦,尝尝蓝莓糕、品品蓝莓酒,水果公园内有大片的蟠桃林,静待着桃仙子来游。

记者 陈宗健 接晓颖 


读屏专用
声音开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十字线
大字幕
快捷方式
重置
固定
说明
退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