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区朱泾镇深化村企“联姻”助力乡村振兴
产生日期:2019-07-16 02:04 来源: 东方城乡报
11户“美丽乡村-幸福家园”示范户代表获表彰;11条美丽乡村“幸福路”发布;11位非公企业家被聘任为“名誉村主任”,开启“村企共建”升级版朱泾模式……近日,朱泾镇有了这些喜人的变化。
日前,金山区朱泾镇举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8周年大会,现场以五大篇章号召全镇广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建功新时代,担当新使命,践行新思想,实现新作为,以实际行动向党的生日献礼。
“白墙黛瓦,水清岸绿,绿树成荫,小花园、小菜园、小果园错落有致,清新自然;公共活动区域设有纳凉亭、宣传栏、亲水平台、健身设施等,不时有村民小孩散步游玩,一派田园人家的质朴与和谐。村庄美了,乡情也浓了……”现场播放的“美丽乡村-幸福家园”创建掠影视频短片,呈现了“一个个村庄,几家庭院,一段乡风,几番民情”的风景之美、人文之美,从庭院可观村落,从民情可观乡风。
据悉,目前全镇11个村已有2361户、45条埭通过镇级“美丽乡村-幸福家园”创建工作验收。今年以来,朱泾镇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积极推进“美丽乡村-幸福家园”创建,11个乡村发生了“美丽蝶变”,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明显提升,一幅幅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正在朱泾大地徐徐展开。
同时,朱泾在全镇掀起了以“一条河、一条路、一条埭、一个场所、一个产业、一条线路”的“六个一”美丽乡村建设专项行动。经过探索实践,每个村形成了一条美丽乡村“幸福路”,浓缩呈现“村美人和”的美丽乡村新风貌,这是朱泾美丽乡村建设的样板路,既有“颜值”又有“气质”的“幸福路”扮靓美丽乡村。
全国文明村——大茫村的“幸福路”为“美丽大茫后浜养生路”。后浜埭位于大茫村增产12组,共有12户家庭。明朝时期,埭的南面有一条东西流淌的后浜河,后就此取名为后浜埭。埭上的村民注重养生,每户家庭种植有蒲公英、薄荷等中草药植物,传递着文明修身。大茫村还将党建服务点、妇女微家设置在村民家里,激活党组织的“神经末梢”,延伸工作触角,积极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平日里,党员、村民们都喜欢到服务点、妇女微家一起聊天、喝茶、学习,或是商议最近村里的大小事,而村民有问题家门口就能解决。通过“党建+宅基自治”,实实在在地为建设美丽乡村加油出力。
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待泾村的“幸福路”为“花开待泾乡村农旅路”。由村部开始一路往北经过待泾村门头,来到网红景点“花开海上”生态园,四季可赏花观景,因地制宜的产业促进乡村可持续融合发展;接着走进蔡家楼埭,传统民居特色独具韵味,这条埭上还有一座清代古船舫遗址,是上海首个经正式发掘、与水下文化遗产密切相关的半淹没遗址。待泾村将继续挖掘并传承古船舫文化,留住美丽乡愁。
牡丹村的“幸福路”为“五色牡丹文明乡风路”。如今,经过环境综合整治后的牡丹路沿线焕然一新,集绿色、景观、功能于一体,成为附近村民休闲健身的好去处。牡丹村因牡丹花而得名,近年来以打造“五色牡丹”为载体,培育“红色牡丹”党建引领、“绿色牡丹”生态建设、“蓝色牡丹”平安建设、“橙色牡丹”文明创建、“紫色牡丹”文化传承的“五色牡丹”品牌,以文化人,不断健全法治、德治、善治、共治等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同时,牡丹埭、牡丹亭、牡丹路的建设,使牡丹文化得到弘扬与发展,也为“美丽乡村-幸福家园”创建注入了新活力。
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正当时。近些年来,朱泾镇涌现出了一批杰出企业家,他们带着一份诚挚的情怀,带着一份宏图之志,发挥企业优势,回馈社会、反哺农村,将企业发展更紧密地融入到朱泾乡村振兴工作中。值得一提的是,接下来,这11位非公企业家将赴11个行政村担任名誉村主任,做好出谋策划者、为民服务者、发展推动者,将开展走访调研、建言献策、困难帮扶等方面工作。通过深化村企“联姻”,找准对接点,通过企业帮村、项目富村、产业带村等多种途径,实现企业与农村资源的优化配置,有效凝聚基层发展合力,破解发展难题,切实带动一方经济,服务一方乡邻,努力走出一条“企业获发展、村民得实惠、乡村有新貌”的“三赢”之路。
这些非公企业家,既有回家乡本土兼职、反哺家乡的,也有新朱泾人感恩回报社会、热衷于奉献的,他们将自身的资金、技术、信息、人才等优势转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由“输血”变为“造血”。早在2015年,上海通工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就与五龙村开展企村结对共建,此次该企业董事长杨宝富将到五龙村担任名誉村主任,谈及今后工作的思路目标,他早已信心满满,谋划在胸,他表示将通过“深入了解村情、梳理汇总清单、推进项目实施”三步棋,发挥自身特长,更好地精准结对、深度共建,为村里发展出谋划策、传授致富“良方”,引导乡亲转变思想观念,倡导良好村风民俗,把名誉干成荣誉。
通讯员 汝晶晶 许士杰
记者 曹佳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