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科技节科普系列活动让市民感受农业科技成果

产生日期:2019-05-30 06:37      来源: 东方城乡报

为积极响应2019年上海科技节的开展,由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主办,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畜牧所协办的主题为“健康食安,你我同行”的科普开放日活动于日前在上海市农科院华漕院区举办。依托自身科研优势,以科普讲座、互动体验和科研成果品鉴等多种形式联合向社会开放了科普资源。

近日,基因中心与畜牧所的专家在华漕院区会务中心为大家展开为期一周的食品安全科普行。基因中心的“漫谈转基因”向大家介绍了转基因食品的“前世今生”以及转基因技术的变革,深入浅出地解析了转基因技术的原理,对我国市场上可能出现转基因作物成分的食物进行一一讲解,并对误传为转基因的作物品种的食品进行正名。讲座上,专家对一些关于转基因农产品食品安全谣言进行了回应,消除了大家对一些网传“转基因”食品的顾虑。同时畜牧所的专家也以讲座的方式详细介绍了家禽的分类、鸡蛋的基本知识、鸡蛋与人类健康的关系,并通过实验的形式讲解如何鉴定鸡蛋品质优劣等科普知识。

在基因园科普馆,观众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沿着基因的研究发展过程,到探索基因奥秘之路上走一走。通过一幅幅的版面,详实的资料,向观众展示了基因资源的多样性以及基因研究上的伟大成就。同时,科研人员还以科普讲座的形式对基因资源进行了系统的讲解,并呼吁大家寻找和保护身边珍贵的基因资源。随后,组织大家观看了《基因资源》动漫微视频,通俗易懂及生动形象地阐述了基因资源的重要性,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

作为基因中心的重要科研成果,节水抗旱稻大米深受市民的喜爱,本次活动现场品尝了优质生态的节水抗旱大米,市民普遍反映节水抗旱稻米饭香气扑鼻,口感香糯,适合大众的口味。同时科技志愿者又向大家介绍了大米营养成分、烹饪方法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作为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平台和上海市公共服务平台,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一直以来承担着种质收集保存、评价创新和分发利用的工作。基因中心目前已经从全世界收集到生菜种质资源1700余份,已经完成近1000余份资源的农艺性状评价,通过种质创新获得新材料6000余份。华漕院区生菜种质园内展示种植着各种各样的生菜,产地不同、形态不一、颜色各异、用途多样,使参观者享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视觉和味觉双重盛宴。科技节期间,基因中心设立了一个生菜种植实践园,开展了别开生面的“田园科普”,供学生探究种植,让学生们体验农耕生活、感悟农耕文化的同时,对餐桌上的生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本次科普之旅形式多样,生动有趣、浅显易懂,使参观学生、教师和市民感受到了农业科技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同时对食品安全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通过自身的实践操作也激发了学生们对科学探究的浓厚兴趣。活动共接待来自华漕学校、纪王学校、诸翟学校、华漕幼儿园师生、附近社区居民等千余人。让广大教师、学生和市民体验现代农业的魅力,共享科技创新成果。

通讯员 陈之豪 记者 施勰赟


读屏专用
声音开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十字线
大字幕
快捷方式
重置
固定
说明
退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