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大团镇建成千亩“海上桃花源” 打造桃文化农业旅游新景点

产生日期:2015-12-31 02:17      来源: 东方城乡报

 

精品桃园,各种桃树争奇斗艳;桃文化展示馆,古色古香的桃木雕刻工艺品,精巧雅致的桃文化篆刻作品和书画扇面,令人赏心悦目……经过3年来的精心建设,一个集精品桃科技种植、桃文化演绎、休闲观光旅游为一体、规模上千亩的海上桃花源(东元桃业创新基地)最近在浦东新区大团镇建成。

自然美,让游客回味乡愁

走进大团镇园艺村东大公路北侧的东元桃业创新基地,平坦宽阔的道路在桃林中蜿蜒,清波荡漾的小河环绕,园中道路、桥梁、水系、广场等建设基本完成,总面积1088亩的海上桃花源基地初具规模。

600余亩精品桃种植区,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基地周围和中央,不仅有大团蜜露、新凤蜜露、湖景蜜露、白凤、黄桃、蟠桃等传统优质水蜜桃,还有来自台湾的拉拉山一号、复兴1号、中津白桃等新品种。除了露地自然栽培外,新建成30亩大型连栋设施大棚。通过引进新品、创新种植方式、开发深加工技术等举措,这里将成为桃业创新基地。

行走于桃林中,还能看到青砖小道、石盘石磨、茅草屋等乡村老物件,原生态的乡村小河,纯朴自然田园风光,数百亩的露地蔬菜,遵循自然规律种植的时令果蔬,用负责人倪强的话来说:要让游客品尝到自然成熟的蔬果,还蔬果一个本真的味道。

桃文化,让心灵得到滋养

新建成的桃文化展示馆、桃木根雕艺术馆、篆刻艺术展示馆等建筑分布在桃林中。海上桃花源精心培育“桃文化”,让市民游客慢下来、静下来,让心灵得到休憩、滋养。

桃文化展示馆,展示了我国栽培桃子的历史、品种演变、桃文化起源、桃文化诗词意境等。桃木根雕艺术馆,是利用淘汰的老桃树创造根雕艺术,让人们感受根雕艺术的魅力。这里展出的“桃文化”书画扇面作品、历代咏桃诗词篆刻作品等,将桃文化与篆刻艺术巧妙结合起来,令人回味无穷。

2015年8月,上海浦东篆刻创作研究会落户海上桃花源,汇集中国篆刻艺术院名誉院长、上海书法家协会首席顾问韩天衡、上海博物馆首席研究员、上海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孙慰祖等一批代表上海乃至全国的篆刻高手。一批批文化名家将这里作为休憩、创作的场所。通过举办篆刻艺术公益大讲堂、篆刻艺术创作和作品展示等活动,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文化品牌。

献爱心,让更多的人受益

上海东元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倪强表示,东元桃业创新基地在推动桃产业科技创新的同时,致力于弘扬中国传统桃文化,同时还将积极开展服务社会、服务市民的各种公益活动。海上桃花源景区将在2016年上海桃花节正式开园。目前正积极准备开展“敬老节、助残日、亲子节”等系列公益活动。

“东元敬老节”。每年1—2月,东元与浦东新区社会福利院、荣益敬老院联合开展“东元敬老节”活动,邀请参观桃花源景区、桃文化、中医药文化和篆刻文化展览,聘请中医、武术专家为老年人义诊和教授养生太极拳,为老年人开设养生及收藏、茶道、古琴文化等课堂。

“东元助残日”。每年5月,与浦东新区残联共同举行“东元助残日”活动,设立残疾人技能培训中心,开展助残日宣传,免费为残疾人士提供合适的技能培训。

“东元亲子节”。每年6月开展“东元亲子节”活动,以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孩子和大人体验回归自然的乐趣,开设农业讲堂,为小朋友宣讲农业知识,比如米是如何而来的等等,让孩子们体会到粮食来之不易。开设迷你农场,让青少年学农务农,通过动手实践的方式,让孩子或者以家庭的方式,亲手播种,体验农趣,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

此外,还有东元桃花节、品桃节、农展会、文化艺术节、旅游节、中医养生节等活动,让更多的市民参与并受益。

通讯员 陈志强

 

标签:

读屏专用
声音开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十字线
大字幕
快捷方式
重置
固定
说明
退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