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贤四团镇农户抢晴天加快水稻收割进度

产生日期:2015-12-04 01:28      来源: 东方城乡报

 

    11月30日,记者来到奉贤区四团镇三团港村,只见村域内仍有部分水稻长在田头尚未收割。据市气象部门统计,今年10月21日到11月23日期间雨日为22日,降雨量达到159.5毫米,为上世纪60年代以来同期雨量最大年份。罕见的连续阴雨天气给本市秋收秋种工作带来干扰,导致稻田土壤湿度大,农机无法下田作业,加上生育期推迟,水稻收割明显晚于去年。

  上周末,上海仍然受到零星小雨侵袭,这让原本打算在周一抢收水稻的80后农户郑维捏了一把汗。好在周一天气放晴,当记者赶到上海优贤果蔬合作社位于三团港村的水稻田时,郑维正在为刚收上来的一袋稻谷称重。“今年雨水影响太厉害了,这第二茬水稻的收成没有达到预期。”郑维用笔记录下稻谷的重量,皱着眉头说道。原来,他所种植的60亩水稻田与别人的不太一样,他今年尝试的是粳稻再生稻的种植,眼前这片稻田早在今年9月就已经收割过一茬了。“当时的亩产大约在九百斤左右,原本第二茬我的预期是四百来斤,但今天收上来只有不到两百斤。”虽然产量并不喜人,但粳稻再生稻的成功尝试,令郑维对明年的种植信心十足。他告诉记者,今年9月上市的新米赢得了不少客户的好评,所以第二茬的稻米也已经得到了约4000斤的订单。而他这60亩地所产的大米全部面向高端市场,实现订单化销售,所以前后两茬加起来1000多斤的产量已经能够获得相当可观的产值。

  记者了解到,上周四、周五虽有两日连续晴天,但农机需求量巨大,并不是所有农户都能在第一时间抢收的,所以目前尚有部分种植小户的稻田仍未收割。

  此外,据当地农技推广中心技术人员介绍,今年罕见的连续多雨现象导致整体温度偏低,光照不足,所以大部分水稻结实率不高。同时,水稻收割的延后也会对下一季的小麦种植产生不利影响,进而影响明年小麦的产量。

    记者 杨清悦

 

标签:

读屏专用
声音开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十字线
大字幕
快捷方式
重置
固定
说明
退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