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美丽乡愁 全国农民画研讨会在沪举行

产生日期:2015-11-27 07:46      来源: 东方网

 

  11月27日,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上海民间文艺家协会、华东师范大学和长宁区文化局等单位联合主办的“‘中国精神·中国梦’城镇化进程与农民画发展路径研讨会”在上海举行。来自全国各地八十多位专家学者、农民画传承人齐聚拥有上海西郊农民画特色的长宁区,共同研讨城镇化背景下当代农民画的发展路径,努力推动中国农民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的传承与发展。

  作为中国最普及、最具群众基础的民间艺术之一,农民画以其纯真质朴的艺术风格、浓郁鲜活的乡土气息、丰富大胆的创作手法,展现了新中国发展进程中最动人的画面与篇章。它描绘美满生活,承载历史记忆,真切反映了人民生活和独特审美情趣,彰显着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凝聚了美丽的乡愁和情怀。可以说,农民画始于梦想,承载梦想,传递梦想,是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农民画面临着传承机制、市场运作、生存环境等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这次研讨会,携手全国的农民画专家学者和工作者们,共同聚焦中国农民画的发展现状、创作研究、机遇挑战、产业开发、传承发展、都市文化建设、社团组建与运作、国际影响力、数字信息化、发展经验研究等主题,以学术研讨的形式碰撞思想、集思广益,共谋发展良策。

  西郊农民画源自上海市长宁区新泾镇农村的炉灶画、手绘年画,技法独特,影响深远,是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它根植于上海民间艺术传统的沃土,题材来自于田园生活、劳动生产和农村民俗风情,洋溢着泥土芬芳,充分体现了上海城市化进程中不断消逝的乡土、乡情、乡愁。近年来,上海民协、华东师范大学、长宁区人民政府相互合作,从传承历史文化高度着眼,结合新泾镇“田野文化”品牌建设的目标,把文化社区建设和产业发展有机结合,力图把西郊农民画打造成为新泾镇文化创意产业的品牌和海派农民画创作、展示、培训、休闲旅游的基地。这次研讨会在长宁召开,必将推动西郊农民画的创新发展。

图片说明:上海西郊农民画

标签:

读屏专用
声音开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十字线
大字幕
快捷方式
重置
固定
说明
退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