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禽交易部分措施流于形式 销售点怕染禽流感提前休市
产生日期:2014-01-08 00:47 来源: 东方网
■部分正规销售点现“休市日不休”、“批发不按规定登记”等问题马路摊贩屡禁不止
■流感专家建议政府加强监管并加大宣传逐步改变市民食用活鸡习惯
大事记
2013年4月6日全市全面暂停活禽交易、暂时关闭所有活禽交易市场。
2013年6月20日起,上海恢复定点活禽销售。根据《上海市活禽交易管理办法》,上海的活禽交易点从原来定点的3个批发市场、461个零售点减少为2个批发市场、200个零售点。目前,本市已有119个活禽定点交易点。
2014年起,从农历正月初一至公历4月30日全市暂停活禽交易三个月左右。
1月5日,上海浦东一农产品市场,商户拿着活鸡准备宰杀。早报记者杨一图
东方网1月8日消息:据《东方早报》报道,批发市场登记信息只防“君子”;与批发市场一步之遥就是非法活鸡市场;定点活禽零售点不够正规;正规菜场卖的活鸡又不定点……近日上海又曝一例人感染禽流感,记者在市场调查发现,虽然人们对禽流感“退避三舍”,但对活禽是否来自定点并不在意。而随着春节活禽禁令到来,有定点销售点“怕麻烦”,索性提前休市。
批发市场:
散户难以管理
小摊贩“扎营”批发市场外
规定:按照《上海市活禽交易管理办法》,从定点活禽批发市场进入定点活禽零售交易点交易的活禽,应当具有有效检疫证明,还应当具有定点活禽批发市场出具的流通追溯单据。定点活禽批发市场经营管理者需要查验规定的检疫证明、流通追溯单据。建立经营者档案,记载经营者的基本情况、进货渠道、诚信状况等信息。
现状:零星来批发市场买鸡的市民不在少数,有些只买一两只鸡,有些骑着助动车装上二三十只鸡便绝尘而去。在交易区门口的登记处,工作人员坦言:“对于散户,我们没有办法管。人家自己买几只鸡去吃,不登记也说得过去。但是,一些买十几二十只鸡出去卖的,我们也管不到。”事实上,在上农批市场附近,零零星星卖活鸡的摊贩不下10家,而且摊贩称“货就是从里面拿的”。
上海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简称“上农批”)是去年重开活禽交易市场后,本市指定的两家活禽定点批发市场之一。从上农批位于沪南路的正门进去,右拐,沿着市场北大道一直往里走,快到尽头时,就看到了“活禽区”的指示牌。
6日,记者在活禽交易区看到,60多家商户基本都恢复营业,一批批活禽从各处运来,下午4时不到,各家商户已经开始忙碌起来。
拥有3个摊位的胡修叶,19岁开始干这一行,到现在已经做了22年。“刚开始的时候对生意影响大,现在已经好多了,市民总归要吃鸡的,而且正规批发点,总归我们这最大。”胡修叶说,为了避免疫情再次发生,市场内的消毒由原来的一天2次,增加到现在一天4次。
来自上钢菜市场的活鸡零售老板沈亚军像以往一样来到市场进货。熟门熟路挑上200只鸡。拿着商户开具的单据,来到市场管理窗口,把单据交给工作人员,再把专门配套追溯系统的IC卡放在读卡器上。工作人员把他的购买信息录入系统后,就存在了IC卡里,同时再给他一张追溯单据。回到菜市场,他要凭这些才能做买卖。
据了解,去年活禽交易放开之后,定点批发市场和零售点都要求做到信息“可追溯”。也就是在哪买的,在哪养的,都要能查得到。
不过,即使没有IC卡,一样能买得到活鸡。在市场交易区,记者看到,零星来买鸡的市民不在少数,有些只买一两只鸡,有些骑着助动车装上二三十只鸡便绝尘而去。在交易区门口的登记处,工作人员坦言:“对于散户,我们没有办法管。人家自己买几只鸡去吃,不登记也说得过去。但是,一些买个十几二十只鸡出去卖的,我们也管不到。”
在活禽交易区,市民老朱称好五只活鸡,二话不说拎到离市场步行不到5分钟的地方宰杀。“我经常来这里买鸡,市场里管得严,不让杀鸡。但后来我发现,市场附近就有私人帮杀鸡。”记者留意到,不仅是杀鸡,在这个活禽交易区附近,零零星星卖活鸡的不下10家。其价格基本比市场内只贵一元,有些甚至和批发市场的价格持平。当记者以普通消费者的身份询问,摊贩基本都告诉记者,“就是在里面拿(货)的”、“跟里面就是一家的”,当记者再问到“这鸡产地是哪”时,不少摊贩便支支吾吾甚至极其不耐烦。
上农批管理方透露,事实上,市场周边的活禽摊贩,存在已经有一阵子了。特别是重开活禽交易之后,指定的批发市场只有上农批和沪淮批发市场两个,以前三官堂市场周边的非法摊贩,也部分转移到这一带。如果是在市场内,他们可以劝退,但摊贩不在市场范围内经营,市场就无权监管。甚至常常出现赶走又回来的恶性循环。
定点交易点:
“休市日”不休市
宰杀区未与顾客隔离
规定:按照《上海市活禽交易管理办法》,定点活禽批发市场每周休市1天;定点活禽零售交易点每两周休市1天。休市时间应当向商务主管部门备案,并提前公示。休市期间,按照有关卫生规定,对交易和代宰区域建筑物以及相关设施设备进行全面清洗和消毒。
现状:位于闵行区新虹街道的上海龙上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的休市时间固定为每周一下午。记者本周一下午在龙上市场看到,设于该市场西北角点一隅的活禽交易仍在热火朝天地开卖中,现场没看到任何公示,仅墙上贴着大年初一开始季节性休市的公告。现场生意十分火爆,很多顾客都直接拎起一只只鸡进行挑选,并让工作人员现场宰杀。
位于闵行区新虹街道的上海龙上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是本市活禽定点零售交易点之一。不过记者走访后发现,该市场的活禽交易点也存在一些不规范的地方。
根据《上海市活禽交易管理办法》,“定点活禽零售交易点每两周休市1天。休市时间应当向商务主管部门备案,并提前公示。休市期间,按照有关卫生规定,对交易和代宰区域建筑物以及相关设施设备进行全面清洗和消毒。”而从1月3日公布的《本市活禽定点零售交易点名单》也能查询到,龙上市场的休市时间固定为每周一下午。
不过记者本周一下午在龙上市场看到,设于该市场西北角一隅的活禽交易仍在热火朝天地开卖中,现场没看到任何公示,仅墙上贴着大年初一开始季节性休市的公告。四个大铁笼直接放在地上,每个笼子里都圈着数十只鸡,显得格外拥挤。鸡在地上啄食,鸡粪也直接排在地上。铁笼上方完全敞开,顾客可以直接将手伸进去挑选。现场还有四五笼的鸽子可直接供人挑选,销售点门口还放着近十只鸭子。而在交易点外面,露天还放着3个四层高的大笼子,里面全部塞满了活鸡。而交易点内宰杀区虽然与销售区隔开,但窗口大范围敞开,顾客能直接站在窗口看到里面宰杀的情况,现场销售和宰杀人员均没有佩戴口罩。
现场生意十分火爆,很多顾客都直接拎起一只只鸡进行挑选,并让工作人员现场宰杀。
而根据去年6月20日发布的《活禽市场交易管理办法》,零售交易点销售区、宰杀区应采用钢化玻璃整体与顾客隔离,仅留有高度小于30cm(厘米)的收款窗和发货窗;禽笼底部应留15cm(厘米)以上的间隙,便于清除禽粪、禽毛、残余饲料等废弃物;销售和宰杀人员在活禽运输、交易、宰杀等活动中应做到戴口罩、穿戴工作服等个人防护措施。
根据规定,“未经市政府批准,定点活禽批发市场和定点活禽零售交易点不得从事鸭、鹅等其他活禽交易。”
马路无证摊摊:
现场宰杀生存数月
非法交易点开进正规菜场
规定:按照《上海市活禽交易管理办法》,禁止在定点活禽批发市场和定点活禽零售交易点以外从事活禽批发、零售交易活动。
现状:龙上市场附近,分布着多个无证活鸡交易摊点,有些甚至已持续长达数月。甚至在浦东罗山菜市场这样正规的菜市场内,不管是紧靠菜场的马路边,还是菜场内,活禽交易都照常经营,而这里并不是政府指定的活禽交易点。
据市民反映,龙上市场附近,分布着多个无证活鸡交易摊点,有些甚至已持续长达数月。记者为此特意进行了走访。
在位于北翟路和东华美路路口,一个位于高架下方的马路活禽交易摊位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它占地面积有三四平方米,位于北翟路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之间,在车水马龙中显得险象环生。在一辆三轮车上,装着两层高的鸡笼,里面许多活鸡“咯咯”叫个不停。地上也放着十几只鸡鸭以及装满了鸽子的鸽子笼,一地鸡毛,地面污水、血水横溢。一位女摊主正挽着胳膊用力地在一桶热水中给一只鸡褪毛,现场放着水桶、刀具等。
“母鸡8元一斤,鸭子18元一斤,鸽子20元一只,你要的话,可以马上现场宰杀。”女摊主说。
记者注意到,虽然有些路人看到这个活禽摊位匆匆掩鼻而去,但也有一些停下来询问价格,或者购买。一位中年男子告诉记者:“这个摊主我认识,我们都是河南老乡,我就认准了在她这里买,虽然和菜场里价格差不多,但是这里不会短斤缺两,菜场里的就难说了。”
摊主告诉记者,他们的活禽跟菜场里售卖的活禽来源一样,都是从正规的本市批发市场批发的,进入上海时都是经过检验检疫的。“我们就卖到月底,过了年,上海都不能卖活鸡了,批发市场也批不到了,我们要过3个月才能再回来卖。”摊主说。
当记者询问为何他们在此摆摊长达数月,城管都没管时,摊主笑着说:“我们都是趁他们下班的时候出来的,早上、晚上还有中午休息的时候,正好碰到他们的话,我们就跑,等他们走了,我们重新回来就是了。”
沿着东华美路往南走,沿路还有一个架在三轮车上的活鸡摊位,而在位于华美路上的华漕农贸市场一个出口处,也有两个无证活禽摊位各占据一边,每个摊位都有几十只鸡鸭、鸽子等活禽,都可以现场褪毛、宰杀。一家摊主告诉记者,她卖的鸡是从安徽进来的,当记者询问她是否担心禽流感,摊主嘲讽地说:“我都不怕,你们怕什么?”不过她对于自己的临时摊位也比较担心:“也许明天就不在了,能不能卖到过年也说不准。”
家住附近的刘女士告诉记者:“我在这个摊位上买过几次活鸡,比正规菜场里便宜,而且吃了也没啥事,活鸡营养好,冰冻的我不爱吃,木木的。”
上海旺园家禽养殖专业合作社销售二部的小韩,手机里一直存着在浦东、浦西几家大型菜市场内外拍的非法活禽交易照片。
其中一张标有罗山菜市场的照片,每次说到就让他气不打一处来。罗山菜市场是一家在浦东规模较大的菜市场,四周有好几个居民小区。它并不是政府指定的活禽交易点,但不管是紧靠菜场的马路边,还是菜场内,活禽交易都照常经营。周边鸡血鸡毛常常满地。问菜场外的摊贩,摊贩们坦言:活禽交易迟早会关闭,我们这是在和时间赛跑,抢卖几只算几只。而当小韩询问菜市场管理人员,这里怎么可以卖活禽?负责人回答他,政府不把市场外的活禽交易铲除,市场内的活禽交易就不会停止。
记者了解到,一个正规活禽销售点,其附近基本都有三到四家非法销售点,而且价格往往卖得比正规点便宜1-2元/斤。比如位于平塘路的虹康菜市场是禽流感疫情过后,在长宁区内首个开出冷鲜鸡销售点和活禽交易点的菜市场,一度出现周边居民排队买鸡的盛景。但是,沿虹康路走下去,一路上就能看到4个卖活鸡的摊点。在龙上农副产品批发市场附近,也同时存在4家非法活禽交易点。“无论价格还是数量,根本拼不过非正规销售点。”虹康菜市场摊主韩女士说道。
城管分析违规活禽交易难绝迹四大原因
对于无证活禽摊位始终无法彻底匿迹的原因,市城管执法局有关负责人分析称,这主要受四大原因影响:“一是受传统饮食习惯影响,很多居民喜欢购买活禽,存在大量消费需求;二是很多居民对非法活禽交易危害性认识不充分,对摊贩抱有同情心理,给城管执法部门带来很大压力;三是成本低、容易卖,这是马路摊贩违法销售活禽屡禁不止的重要因素;四是大量外省市活禽从非正规渠道流入本市,给马路摊贩提供了方便、充足的货源,也是重要因素之一。”
据市城管执法局统计,2013年6月以来,全市城管执法部门共教育劝阻摊贩45000余次(包括各类乱设摊摊贩),依法查处占道经营活禽违规行为2500余次。
市城管执法局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把查处占道经营活禽违法行为摆在突出位置,全力推进执法工作,为维护公共卫生安全提供执法保障。具体措施包括:首先是加强日常巡查,重点是针对占道经营活禽违法行为易发时段、易发区域,调整城管执法勤务模式,优化执法力量布局,提高执法巡查频次,及时发现和取缔市场外占用道路、流动设摊的无照经营活禽违法行为。其次是强化快速处置,重点是进一步改进完善投诉举报处理机制,拓宽活禽交易违法行为发现渠道,提高快速响应能力,及时有效处置违法行为。
同时还将强化联合执法,重点是加强与工商、公安、农委、路政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完善联勤联动机制,遇有比较严重的占道经营活禽违法行为时,及时开展联合执法。此外,还将强化执法督察,重点是安排市局督察支队加强对区县城管执法部门的专项督察,指导督促相关单位及时发现、查处占道经营活禽违法行为。
从去年至今,打击无证活禽交易行为便一直被三令五申,为何到现在无证活禽交易摊位依然屡禁不绝呢?为此,记者采访了这几个无证摊位所在辖区的新虹城管中队。该队执法人员告诉记者,这几个摊位对他们来说都是熟面孔了,从去年到现在,至少已经取缔过10多次了。执法队员告诉记者,这些无证活禽摊点和其他乱设摊情况相似,流动性非常强,一般都设在三轮车上,只要城管的车一靠近,他们立即骑上三轮车就逃了。“比如北翟路东华美路的摊位,由于附近车流量巨大,如果我们紧追不舍,摊主很有可能发生意外,因此我们一般只要见到他们自行离开了,也不会非得追上去没收他们的鸡鸭和工具。”该执法队员说。
另外,这名执法队员表示,由于他们中队承担了大量虹桥枢纽渣土管理的任务,目前对于新虹街道的乱设摊情况,他们一共只有六七人负责日常巡查工作,人手严重不足,因此想要通过日夜驻守的方式来驱走活禽摊点的方法还难以办到。
“而且自从去年恢复活禽交易后,我们发现没收来的活禽以前的处置部门表示不接收了。所以现在如果我们没收了大量的活禽,自己又不能随意处置,只能养着,所以目前对于无证活禽摊贩的处置都是以劝离教育为主,实在情况严重,如屡教不改的才会没收活禽。而且我们发现,如果取缔了活鸡摊位,还会遭到一些老百姓的阻挠,觉得赶走了,他们就没地方就近买到活鸡了。”该执法队员说。
不过,新虹城管中队表示,目前已经接到上级通知,从周一开始每天早上10时开展对无证活禽交易摊点的集中整治,另外对于华漕农贸市场出口的2个无证活禽摊位,根据“门责管理”的原则,他们将和市场方加强沟通,要求市场方对这2个无证摊位进行处理。
另外,昨天市工商局也表示,去年恢复活禽交易后,市工商局加大活禽交易市场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市场内未履行进货查验义务、无照经营活禽、销售禁止交易品种活禽和非定点交易点经营活禽等违法行为,共查处各类违法经营行为140起,取缔无照经营活禽232起,没收并移送无害化处理活禽5575公斤,处理消费者申诉、举报342件。同时,以沪淮、上农批2个批发市场和恢复交易的定点零售市场为重点,加大市场巡查频率和力度,重点检查活禽交易的有效检疫证明和流通追溯单据,严禁没有合法来源的活禽上市交易。
上海着手制定冷鲜鸡生产经营规范
对于近期上海出现人感染禽流感病例一事,记者从市农委获悉,本市地产家禽供应市场不足两成,目前本市养殖场未检出病毒,没有受到大的影响。目前本市还是执行春节开始三个月的季节性休市规定,休市之后,暂无市场调整。
记者了解到,目前,本市已有119个活禽定点交易点。不过,就中心城区而言,完全不足以满足市场需求。
相关部门表示,活禽布点不足的地方,冷鲜鸡有巨大发展潜力。今年,上海着手制定《冷鲜鸡生产和经营卫生规范》。在此前公布的征求意见稿上,记者看到,《规范》对冷鲜鸡的生产过程、包装、流通等环节有详细的要求。《规范》规定,冷鲜鸡必须是严格执行检疫制度的鸡经过屠宰放血、脱毛、去爪、去内脏后,迅速进行冷却处理,然后分割、修整、包装,并在后续的加工、流通和零售过程中始终保持在0℃-4℃范围内、保质期在7天内的鲜鸡肉。销售环节中,只有经专门培训的具备冷鲜鸡销售资格的销售人员才可以经营冷鲜鸡。上海市食药监局透露,国内首个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冷鲜鸡生产和经营卫生规范》已经结束征询意见,目前已经基本制定完毕,最快有望今年春节出台。
值得注意的是,活禽交易实行季节性休市,将面临三个月左右“禁期”。日前,市商务委和市农委再次发布公告,根据对禽流感等疫病疫情预测预警和评估,从2014年起,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公历4月30日全市暂停活禽交易(如遇特殊情况另行公告)。暂停交易期间,如有商贩仍旧贩卖活禽的,将被处罚,市民也可以向工商、城管、食药监和农委等多个部门举报。公告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为五年。
流感专家再次建议永久禁止活禽交易
国家卫计委流感救治专家组成员、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专家卢洪洲表示:目前H7N9禽流感病毒的传染源很明确,主要在活禽交易和宰杀过程中传播,对于疾病防控管理而言,最好的做法仍然是永久性关闭活禽交易市场,这样能最有效地控制疫情,阻隔H7N9禽流感病毒的传播。
对于后续活禽交易市场如何管理的问题,卢洪洲建议:除了依赖政府部门有力的监管外,仍然离不开对老百姓的宣传,逐步改变老百姓的食用习惯,“其实,冷鲜鸡与活禽相比,口感方面并不逊色,同时还是经过检验检疫,确保了市民食用安全。”此外,卢洪洲也强调:相关部门必须对非法流动摊位进行强有力的管理,同时市场方面要对市民在非法流动摊位上购买活禽的情况进行劝阻。
截至记者发稿,龙上市场管理方表示,考虑到近期禽流感情况又有所抬头,他们决定从1月8日开始,先于全市停止该市场的活禽交易,至于何时开放,则等4月30日后全市恢复活禽交易后再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