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2.5三年平均值仅35 崇明为何三年全市空气最佳?
产生日期:2013-12-19 02:41 来源: 东方网
上海空气质量最好的区县在哪?
东方网12月19日消息:据《东方早报》报道,昨天,在崇明东滩湿地观鸟节现场进行的“环境保护与人类健康”主题研讨会上,上海市环保局副局长方芳表示,三年来崇明PM2.5平均值仅35,可以说是全市空气质量最好的地方之一,而崇明又数东滩空气质量最好。专家表示,湿地能有效地减少周边地区雾霾,但要从根源上解决雾霾围城的问题,还得依靠政府部门从源头上解决工业及汽车尾气排放等污染源问题。
目前,崇明正不断加紧生态岛建设,以改善空气质量、营造宜居环境。生态岛新一轮三年行动计划已经拟定,此轮建设仍然坚持“生态优先、环境优先”的原则,总投资270亿元。
在日前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中央提出“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崇明提供了一条路径。
东滩空气质量为什么这么好?
·东滩地处崇明最东边,凭海临风,受内陆的影响比较小
·海水蒸腾的水蒸气是个巨大净化源,能吸附大量颗粒物
·湿地起了很大作用,崇明投270亿推动新一轮生态岛建设
据方芳介绍,从2009年起环保部门在崇明设置了四个空气监测站点,分别设置在绿华镇、南门、东平森林公园和东滩。数据显示,PM2.5从东向西逐步升高,绿华镇PM2.5指数最高,东滩最低。
环保部门分析,崇明西部PM2.5指数最高是因为受浦东、江浙影响最大,其他三个点,北风会受江苏的影响,南风会受宝钢、石洞口影响,而东滩最低是因为它在最东边,凭海临风,风力较大,带来了海上的干净气流,受内陆影响比较小。因此东滩空气质量最好。
另外,市风景园林学会高级工程师邬志星也表示,东滩湿地位于海边,而海水蒸腾的水蒸气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净化源,能吸附大量空气中的颗粒物。“从三年指数评估来看,崇明PM2.5平均值为35,可以说崇明是全市空气质量最好的地方之一。”方芳说。
除了地理位置较佳、风速风向关系外,崇明东滩湿地在净化空气质量方面也起到了很大作用。方芳表示,目前环保部门正在进行湿地和绿化对负氧离子作用的监测,发现在有水的地方、有喷泉的地方和林地负氧离子都比较高。因此,方芳呼吁,市民应该一起来保护湿地,以净化改善空气质量。方芳同时表示包括崇明在内的农业地区,如果在雾霾严重时再焚烧秸秆可以说是“雪上加霜”,呼吁减少焚烧秸秆。
来自市发改委官网今年7月的数据显示,崇明正不断加紧生态岛的建设,以改善空气质量、营造宜居环境。目前,生态岛新一轮三年行动计划已经拟定,继续围绕“水、土、林”重点,实施建设项目133个,总投资270亿元,市级资金支持107亿元。
崇明县政府7月11日提供的“崇明生态岛建设第二轮(2013-2015年)行动计划新增项目表”显示,此轮建设仍然坚持“生态优先、环境优先”的原则,相比上一轮,无论在项目数量还是投资额上,都有一定比例增长。其中包括:按照2015年森林覆盖率达到24%的目标,林业项目将使全县新增林地2.85万亩,公益林2.55万亩;关闭高耗能、高污染、低附加值和不符合国家产业导向的小型工业企业;推进新能源汽车应用示范工程发展,在东滩1路上新增6辆纯电动公交车,在陈白线、陈前线新增8辆纯电动公交车。
湿地如何减霾? 能起多大作用?
·湿地能形成较多水蒸气,吸附沉降空气中颗粒物
·湿地水体中的水草和微生物降解污染和净化水质
12月以来,我国中东部地区持续大范围的雾霾天气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昨天的东滩湿地观鸟节上,湿地与雾霾的关系也引发了人们的关注。是否像东滩这样大面积的湿地有助于减少雾霾?
对此,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蒋大和表示,湿地确实对灰霾有一定的吸附作用,湿地中的绿色植物、水体都会对灰霾产生吸收作用,帮助干沉积、湿沉降。“不过从大范围来说,湿地的面积毕竟太小,对减少灰霾的作用并不明显。灰霾的主要成因还是工业排放和汽车尾气排放,因此我们要真正消灭雾霾还是得从根源着手,减少工业和汽车尾气的排放。”蒋大和说。市风景园林学会高级工程师邬志星也认同这一观点。
“湿地可以说是一个小环境,能有效地减少周边地区的雾霾,”邬志星告诉记者,“首先湿地中大面积的水域和植物叶面在太阳照射下会形成较多的水蒸气,这些水蒸气碰到空气中的颗粒物会将其吸附并沉降下来,或沉降到水中或沉积到湿地植物上,水体能够溶解部分污染物,落在叶面上的污染物也能通过降雨被洗刷到水体,从而净化了空气质量。另外湿地水体中有不少水草和微生物,这些微生物能通过物理过滤、生物吸收、化学合成与分解起到降解污染和净化水质的作用。”
邬志星表示,除了湿地,河流乃至小河浜都会对其周边小环境的灰霾起到吸附净化作用,但就本市来说,市区的河流过少,有些原有的河流也被填埋,使得依靠水体净化空气的作用效果不大。
邬志星建议,市区可以多种植一些树形高大、叶面较大的行道树和美化植物,如香樟、广玉兰、桂花、夹竹桃等,这些树木能较大范围地吸附灰霾。另外对于家庭来说,也可以选择吊兰等植物以及绿化阳台来减少雾霾进入家庭。
PM2.5来源查明 上海将如何治理?
·加快淘汰黄标车步伐,“十二五”力争淘汰20万辆
·协同控制、污染减排,5年内PM2.5年均浓度降20%
环保部门的初步研究表明,在本市环境空气PM2.5来源中机动车排放的比重最高。据环保部门介绍,PM2.5的来源众多,初步研究表明,本市PM2.5的主要来源为:机动车船等移动源占25%;石化、化工、工业喷涂、钢铁和建材等工业工艺过程占15%;工业锅炉、工业炉窑占11%;电站锅炉占10%;建筑工地、道路和堆场扬尘等占10%;干洗、餐饮和民用涂料等生活面源占5%;秸秆燃烧、化肥使用和畜禽养殖等农业源占4%;区域影响占20%。
在以上PM2.5的主要来源中,机动车尾气污染不容忽视。根据2012年上海市环保局公布的资料显示,高污染汽车(俗称“黄标车”)的长期存在对上海改善大气环境带来很大压力,存在的问题是污染物排放贡献高、对环境的危害大。据统计,至2011年底,上海注册登记黄标车保有量为23万辆,占本市号牌汽车总量的12.5%,却“贡献”了一半以上的机动车污染排放。
上海已经加快淘汰黄标车的步伐。据了解,在第五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2012-2014年)期间,上海要确保淘汰15万辆,“十二五”期间力争淘汰20万辆,通过加快黄标车淘汰更新,进一步降低本市机动车排放总量。
而根据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和相应防控措施可行性的分析,在今年公布的《上海市清洁空气行动计划》中,明确了187项任务措施,以加快改善环境空气质量为目标,以大幅削减污染物排放为核心,全面推进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挥发性有机物(VOCS)、颗粒物等的协同控制和污染减排,到2017年,重污染天气大幅减少,空气质量明显改善,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比2012年下降2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