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各领域年轻人 崇明田间劳作体验农民疾苦

产生日期:2013-12-11 08:17      来源: 中国日报网

在田头干农活,与崇明老乡同吃同住;在党校学理论,模拟实训剖析现实问题。20个来自各行各业的年轻人,在近两个月的时间,接受了一场从理论到实践的“洗礼”。近日,由市委组织部、市委党校、团市委联合举办的第3期共青团干部党性教育专题培训班顺利结业,从10月10日开班到12月6日结业,为期近两个月的全脱产培训,让20名团干部受益匪浅。

 田间地头劳作体验农民疾苦

党性学习班的第一课,是足足一个月的农村劳动实践。20名来自上海各领域、各系统的共青团干部以“党性教育”为主题,与崇明建设镇大同村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

10月份恰逢秋收季节,农村一片繁忙的收获景象。大家被分配到不同的农户家,与崇明当地的农民们生活了一个月。从刚开始劳动时的手足无措,到后来变得手脚麻利、做事利索。

不少学员都是在城市长大的,很少接触农活,近一个月的田间劳动,让他们第一次切实地感受到农民的辛苦。“村民们对生活、对土地的热爱,时时刻刻感染着我。”学员罗天雨感慨道。

除了做农活,全体学员还分成了5个课题调研组开展农村问题调研,针对“三农”问题和当地实际情况走访调研。“我们可以从村民收入聊到养老保障,从田间劳作聊到村民就业,这次实践其实更多的是分享到了农民们的智慧,了解掌握了真实的‘'三农’'现状,给我们的工作也带来全新的思考。”学员姜伟表示。

学员李艳玲童年生活在武汉农村,现在工作的服务对象大部分是湖北籍在上海工作的农民工。她告诉青年报记者,这次“下乡”让她受益匪浅。“如何让农民工对团工委有亲切感,说出他们家乡的农村景象,了解他们的诉求,这次在大同村给了我很好的感同身受的机会,以后我和务工青年更有共同的语言环境了。”

 模拟新闻发布会感受雷霆追问

11月25日,在市委党校的教室里,一场“新闻发布会”正在举行。台上坐着“市政府秘书长”、“安监局局长”、“防汛办主任”和“政府新闻发言人”,台下则是各路“媒体记者”。

这场别开生面的“新闻发布会”也是这期培训班的课程之一——提高领导者媒体沟通能力的“情景模拟”演练课程。台上台下的“角色”全是学员们模拟扮演的。虽然是情景模拟训练,但是气氛仍然十分紧张,“领导”们对各路记者的问题严阵以待,而记者们也纷纷抛出一个个尖锐问题。

“发布会”结束后,著名主持人秦畅又给学员们进行了两场“新闻访谈”,分别就“为什么青年毕业热衷进国企”和“共青团凝聚力建设”与两组同学进行了访谈。“连珠炮”似的追问,让学员们难以招架,瞬间“缴械”。

“秦老师授课方式的是把最极端的方式集中到了一起,上来就是一串犀利的提问。平时伶牙俐齿的我们,自认为在沟通上没有问题,但一下子被秦老师‘摧毁’了。这让我们对与媒体交往的方式方法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学员顾建军表示,媒体其实代表了一部分群众的观点,在面对媒体的同时,也面对着媒体后面的群众,“只要我们是在实实在在地为群众服务,我们就可以坦诚地、理直气壮地去面对媒体。仔细想想,与团员青年沟通也是如此。”

据介绍,在党校学习的一个月,除了专家老师们的原著研读、政策解读,培训班更以调研汇报、学员论坛、读书分享、情景模拟等生动的形式,让党性学习不再枯燥。一堂堂生动的实训课,一位位拥有丰富阅历的人生导师,一次次穿越历史的走访参观,让学员们感觉到,这次党校课程变得越来越贴近实务,大家可以在演练中思考得失,吸收宝贵的经验。

    培训班让团干部更接地气

据介绍,这一共青团干部党性教育专题培训班今年已是第三期,培训班以“党性教育”为主题,以“群众路线”为关键,通过党校理论学习和赴崇明实践锻炼相结合,让团干部走进基层、走入农村、走进百姓,熟悉国情民情,了解社会现实,进一步增强党性修养、增强宗旨意识、增强群众观念。

团市委书记夏科家在培训开班仪式上指出,这次培训班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求的重要举措,是贯彻落实中央、市委和团中央关于加强团干部队伍建设要求的具体实践。他要求学员严于自我要求,珍惜机会认真参训;勇于锤炼党性,触及灵魂自我剖析;勤于交流思考,联系实际务求实效。

学员们也是这样自我要求的。“我们这20名学员,最年长的37岁,最年轻的28岁,缺乏艰苦环境的锻炼,特别在群众工作能力和群众工作方法上有所欠缺,这次党校的学习安排让大家扎扎实实地补上了一课。通过学习,大家学会了换位思考,了解了如何站在更高层面看问题、想问题,开阔了视野,提高了能力,更接地气了。”两个月的培训结束后,班支书杨峻感慨道。

已经带过两届培训班的班级组织员钱荣祥老师表示,这一团干部培训班的反响一直特别好,对于年轻团干部的培养也很有必要。“对年轻人理想信念的坚定、党性的锻炼效果都很好。学员们也很珍惜这次学习机会,让我们看到了团干部肯吃苦、对自身严格要求、有活力有激情的一面。”

培训班带班班主任、在党校已经有15年班主任经验的马莉老师则向青年报记者表示,这次带班经历让她对于80后的年轻团干部有了更新的认识。“他们敢于直面现实问题,而且敢于大胆提出改进的想法,想法务实、有可操作性,思维很活跃、勇于创新。有这样的年轻干部让我感觉心里很踏实。”


读屏专用
声音开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十字线
大字幕
快捷方式
重置
固定
说明
退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