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信”蓄势打造南汇最大水蜜桃种植基地

产生日期:2013-12-10 02:33      来源: 东方城乡报(数字报)

 扩大种植规模 带动更多农户

   360亩桃树即将迎来产果期,300亩新增桃树新苗择时栽种,由上海南汇民信桃业专业合作社倾力打造、规模堪称第一的浦东“南汇水蜜桃”种植基地时下已在南汇老港镇大河村初露端倪。此举不仅为夯实南汇桃业产业链又添一把力,也为老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布了一个好局。近年来,上海南汇民信桃业专业合作社在不断开拓产品市场的同时,又在积极寻求产业基地的规模扩张,将合作社不断做大做强。

  南汇是沪上著名的水蜜桃之乡。然而,长期以来,销售难却一直是困扰这些种桃人心头的一个心结。上海南汇民信桃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姚全军对此也曾有过这段“伤心的回忆”。他告诉记者,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他就在自家田里种下了十几亩桃树。倘若论时间,在南汇种桃人中,他如今也能算得上是个老字辈了。当时,他桃种得“呱呱叫”,但就是脱不了手,甚至于连保本都很难,心里实乃堵的慌。捧着金鸡不下蛋,一气之下,他便成了“甩手掌柜”,撇下桃树离家而走,外出另谋生路。但外面的世界最终也并未让他寻到一条坦途,闯荡一阵子后,他又重拾老行当,那一年是1999年。

  都说失败是成功之母。走过了一段创业弯路之后,姚全军渐渐变得成熟起来,将心思全扑在了家里的那十几亩桃树上,并开始潜心研究市场营销策略。他先是从摆路摊守株待兔转为上门找目标促销,由被动变主动,让自己慢慢有了一个固定客户群。后来,随着销售渐渐步入正道,手上的十几亩桃树已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姚全军于是便又到外村租了三十亩地,使种植规模再上一台阶。到了2007年,姚全军已将种植规模扩增至120亩,在南汇城北村创建了一个颇具规模的南汇水蜜桃种植基地。然而,由于销售方式缺乏新意,姚全军的销售又开始面临新问题,120亩产品最终仅在固定客户中销了一半都不到,折损严重。

  此时,姚全军与合作社股东已清醒意识到,要拓展业务,仅靠固定客户资源显然行不通。于是,他们开始谋划形象宣传,通过媒体发布信息,为自己的产品重新定位。结果,引来市区不少单位与个人上门来求购,使销售颓势很快得到扭转。后来,姚全军又趁热打铁,通过QQ群发布信息,使销售面进一步扩大。随着市场影响度的不断提升,一些超市大卖家也开始将目光聚焦到“民信”产品上。2009年,欧尚超市主动找上门来,要求为其市区5家门店同时配送货源。之后,农工商超市也主动找上门来,表示愿将部分货架腾出摆放“民信”水蜜桃。这样一来,“民信”桃业合作社120亩的水蜜桃一下子又全都有了买主,且供不应求。甚至还出现了30亩供货缺口,让周边农户补了缺。这一年,“民信”合作社的水蜜桃生意可谓做得风生水起。姚全军对此不失时机顺势而上,将水蜜桃基地一下子又扩至200亩。

  “民信”桃热销,“民信”的西瓜也同样吃香。2010年,麦德龙超市在华东地区48家门店同时下单,一下子问姚全军讨要了近20吨的西瓜作为货柜铺底,对“民信”种植的西瓜格外垂青。到了后期,日进货量均保持在15吨左右,屡试不爽。后来,华联超市也加入销售行列,在上海地区20几家门店全面经销“民信”西瓜。西瓜做出了牌子,麦德龙与华联等超市进而又将“民信”的水蜜桃端上了货柜。有了这些增量,姚全军更加雄心勃勃,在种植基地迁至老港后,将水蜜桃种植规模又扩增至360亩,之后又再新增300亩地,将基地一扩再扩,以此打造南汇最大水蜜桃种植基地,并以此带动更多农户生产销售。

  2011年,南汇民信桃业合作社又投资新建了一个1000平方米的农产品配送中心。2012年,姚全军又开辟了网上销售渠道,与1号店、京东、淘宝等一些著名电子销售平台进行链接,架构起了电子商务平台。同时开辟了“民信”农产品销售网站,使年销售额扶摇直上达2800万元,较2011年翻了好几番。2013年,“民信“合作社带动农户1500多户。目前,民信桃业合作社已是上海市级示范合作社和浦东新区“十佳”合作社及新区农联社副会长成员单位,签约农户280多户。乐购、乐韩、家得利、华联吉买盛等超市时下也纷纷与“民信”达成合作意向。“照此情景,2014年总销售额创3500万-4000万似乎已经不成问题。”姚全军对此信心满满地对记者说。同时表示,未来还想创建一个拥有法人资格的南汇水蜜桃联社,将南汇水蜜桃品牌资源力争做到最大化。

□记者 陈宗健

标签:

读屏专用
声音开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十字线
大字幕
快捷方式
重置
固定
说明
退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