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批大学生投身农业创业,且人才辈出

产生日期:2013-12-10 02:21      来源: 东方城乡报(数字报)

 金山区创业型城区通过中期评估,创业组织数在远郊居前列

  本报讯 金山区在开展创建市创业型城区工作中,按照“11336”创建计划,通过完善扶持政策,提升服务效能,降低创业门槛,鼓励创业和就业,使促进创业工作成效明显。据中期评估业绩显示,从2012年1月至今年9月,金山区成功扶持804户各类创业组织创业,带动就业5746人,一户创业平均带动7.15人就业。其中,今年1至9月,413户成功创业,带动2105人就业,创业组织数在上海远郊处领先位置,而且在全市区县中率先完成年度任务。

  日前,市创建创业型城区工作评估组对金山开展创建上海市创业型城区工作进行中期评估,通过听取专题汇报和对创业实训基地、创业孵化区等实地察看,还查看了创建工作基础台账,评估组对金山创建创业型城区近2年来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金山区在创建创业型城区工作中,以机制建设为基础,在完善政策扶持方面加大力度。他们在落实市级创业政策的基础上,结合金山实际制定区级配套政策,包括创业见习补贴,场地开办费补贴,非正规组织转制补贴和大中专毕业生创业奖励等11项政策,创建工作以来,创业者由政府担保创业贷款67笔,申请金额1823万元;享受房租补贴114户,补金额222万余元。区相关职能部门也在融资和创新等方面给以相关政策扶持,如区发改委成立区级创业引导基金,总规模达3亿元,有效地解决了创业企业的融资需求。区科委对科技创新企业给予资金资助和奖励政策,2012年以来,已有136个项目在创业中创新、示范,财政资助总额超过2000万元。

  金山区在创建创业型城区工作中,还注意培养创业典型,以创业典型带动青年群体创业。近两年来,金山区农业创业人才辈出,金山区就通过这些创业的成功案例,鼓励更多大学生投身农业就业创业。现在该区依托廊下现代农业园区,创建乐农文化创业功能区,由上海市“创业新秀”高明负责传、帮、带,让有志于创业的青年农民每人承包2—5亩土地,由高明负责“传、帮、带”,种植“新、奇、特”农产品,培养青年农民在农业上创业。据了解,这一新型农业创业模式在市郊首创,这种实现创业工作在“一二三产业”的全覆盖,为上海创业型城区创建提供了试点性经验。

□通讯员 沈永昌 

标签:

读屏专用
声音开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十字线
大字幕
快捷方式
重置
固定
说明
退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