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农民画不再"阴盛阳衰" 画师男女比例五五开

产生日期:2013-12-09 01:12      来源: 东方网

金山农民画艺术传承人怀明富昨天在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的“2013年华东地区中国农民画联展”现场作画。正在填色的《春节》囊括了农村过年的各种情态:妇女们在灶台磨米粉做年糕,孩子游戏打闹,长辈封红包、贴对联、给晚辈量身高,“加上鞭炮划过夜空的痕迹,这幅画了半个月的画才算真正完成,”他说。

为纪念上海被国务院命名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27周年,推动现代民间绘画的发展与繁荣,由市文广局、市文物局、金山区政府共同主办的“丹青绘名城笔墨抒乡情——2013年华东地区中国农民画联展”,昨天起在城市规划展示馆与市民见面。上海“金山农民画”、“松江丝网版画”和“宝山吹塑版画”三个国家级群体创作典范共有47幅作品入选。本次联展的部分画家作品明年还将去澳大利亚展出。

怀明富介绍,金山农民画源自农村灶头壁画,由祖祖辈辈传承而来,造型夸张、色彩凝重鲜艳,对比强烈。过去农民画多为妇女闲暇消遣而作,画画的人男女比例三七开。这几年农民画繁荣起来,成了一项备受关注的文化产业,阴盛阳衰的局面也悄然改变,画师男女比例攀升为五五开。金山从事农民画行当的全职画家超过百人,成立了农民画院,有的画家还有自己的工作室。怀明富说,“前几年外国游客由导游带着上门买画,现在许多老外按照网上评论自己摸上门。内销也不错,大家去外国或者外地访问出差,喜欢买几张农民画当作礼物。”

虽是农民画,但价格系统与职业画家作品完全一样,怀明富举例,《春节》尺幅为60厘米×100厘米,售价约在3500元左右。他透露,顶级金山农民画画家年收入可达数十万元。

有关专家表示,中国农民画的崛起,绝非偶然的文化现象,从其诞生的那一天起就一直孜孜不倦地探寻人类艺术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它从构思、构图到内容、色彩,无不体现着各地特有的风土人情,散发着浓郁的地方生活气息。那些以刺绣、剪纸、木刻、蓝印花布、灶壁画等形态存在的艺术元素,与农民画家们天真想象力和质朴的审美情趣相融合,描绘出了现实与理想的异彩斑斓。

标签:

读屏专用
声音开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十字线
大字幕
快捷方式
重置
固定
说明
退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