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售菜”:不亏不盈难迈大步
产生日期:2013-12-05 06:16 来源: 东方城乡报(数字报)
本报讯 刚通过上海市蔬菜标准园创建验收的上海强丰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从2012年12月到现在,已在普陀、虹口的28个标准化菜场开设了“无人售菜”专柜,该专柜分设1元、2元、3元和4元四档区,已包装好的蔬菜按照价格摆放在不同区间内供顾客挑选,如青菜等低价绿叶菜格外受到市民欢迎。
在“无人售菜”专柜开设之初,中央和本市的许多媒体纷纷进行宣传报道,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今年才36岁的合作社负责人吴连强对记者说:“无人售菜”专柜试行快一年了。常规售菜通常是头一天采摘,然后运到各大批发市场,再分发到各菜场摊位销售,到销售点时已是第二天甚至第三天了,为保鲜增分量,有的还要洒水。而我们“无人售菜”专柜销售的蔬菜,都是合作社自己生产的,共有蔬菜种植面积400多亩,蔬菜大棚306只,高温季节都是下午收菜,其他季节有时上午收菜,收上来后经过分拣、简易包装、过秤并打印价格,然后装筐上保鲜车,为保新鲜,一般都是半夜运进市区,凌晨三四点钟上“无人售菜”专柜,品种达10多个,多时有20多个,一般在上午10时之前就已销售完。由于省去了批发中转等环节,售出的价格平均比同类蔬菜便宜15%至20%左右,对平抑整个绿叶菜市场价格起到了较好的作用。小包装蔬菜分1元、2元、3元和4元四档,无论小户、大户人家都可自由选择,价格上消零取整,省去了找零的麻烦。吴连强向记者细致算了种菜、包装、摊位、管理等各种费用,包括普陀区商委对该合作社的18个摊位费给予50%优惠在内,最后是不亏不盈,收支基本持平,原来设想的200个专柜的计划目标只好放慢步子,要是再扩大“无人售菜”专柜网点,希望在包装、运输车辆、冷链建设等方面经验能得到上级的支持和扶持。
开始时合作社有同志担心,这种全凭顾客自觉的销售模式是否长久持续,会不会因大量的“顺手牵羊”行为而难以为继。近一年来的实践证明,市民的总体素质是好的,大多数市民是讲诚信的,每日的销售数量和收回的钱款出入不大,回收率在90%以上,损耗和成本费用要比请人销售的支出少。以蓝田市场内的一天销售为例,每天蔬菜投放量价格在1200元左右,当天实收一般在1050元到1080元之间,减去蔬菜销售中自然损耗,顾客不诚信行为微乎其微。
在“无人售菜”取得初步经验的基础上,吴连强和他的企业团队,一边在谋划蔬菜种植计划和扩大生产规模,确保更大规模的蔬菜直销供应;一边在酝酿开设更多的“无人售菜”直销店,真正把实惠带给市民,做到常年供应上海绿色蔬菜,以丰富市民的菜篮子。今年3月,上海强丰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与普陀区供销合作社签订了绿叶菜“无人售菜”合作协议,根据该协议,强丰在普陀区12个标准化菜场新开设绿叶菜“无人蔬菜”直销店。与此同时,由市农委蔬菜办牵线与虹口区商委达到合作意向,与位于虹口区的上海三角地菜市场经营管理有限公司签订了5个标准化菜场“无人售菜”直销店进场经营合同。最近,强丰合作社与三角地市场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
“无人售菜”专柜这种便民利民、倡导诚信的商业新模式,已经得到了广大市民的欢迎和认可,许多菜场纷纷要求强丰合作社将这种模式扩展到他们的菜场。
□记者 卢连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