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明两大优质农业项目获批扩建

产生日期:2013-11-19 06:02      来源: 上海商报网

    水仙花生产基地和堡镇翠冠梨

近日,市农委批复了两大农业产业化项目——崇明水仙花生产基地(二期)和崇明县堡镇翠冠梨生产基地(二期),两大项目总投资共786.35万元,预计在2年内建成。

据介绍,“崇明水仙”是上海唯一有种质资源的花卉品种,早在1997年,崇明水仙就被评上地理标志产品。崇明水仙花生产基地(二期)的建设,能使原来一期50-60亩的水仙生产基地扩大至200亩,年产商品种球20万只,未来主要供应上海、南京、北京及东南亚市场。

相较于漳州水仙响亮的名头,崇明水仙花则“朴实”许多,但同时也具备了花球大、花形好、花期长、香味浓等优势,适宜单独放置在瓷盆中观赏。如今,通过标准化种植模式培育出来的崇明水仙花,其球径大小可达到9-10厘米,每个鳞茎一般都能长出6-9支花箭,最多可达30支,而每支花箭可开出五至七朵花蕊,最多的可达十余朵,这在水仙属的植物中是相当罕见的。

据了解,水仙花生产基地(二期)项目建设地点在崇明县向化镇北港村,由上海崇明百叶水仙花专业合作社负责建设。根据市农委官网的公示,项目总投资397.35万元,资金来源为市财政资金286.1万元,县财政资金31.78万元,自筹资金79.47万元。

此外,由上海丰艺果蔬专业合作社建设的崇明县堡镇翠冠梨生产基地(二期)项目也同时获得市农委批复。据了解,该项目位于崇明县堡镇堡北村,项目总投资389万元,资金来源为市财政资金280万元,县财政资金31.1万元,自筹资金77.9万元。

据上海丰艺果蔬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朱卫介绍,自2008年建南方早熟翠冠蜜梨基地400亩,年产商品果400吨,该品种把上世纪90年代誉满上海的“上海蜜梨”更新品种,个大核小,汁多味甜、肉细脆嫩,上市后深受消费者欢迎。他告诉商报记者:“我们优质的翠冠梨按个卖,6.5两至8两一个卖5元。”

据了解,崇明县堡镇翠冠梨二期生产基地将扩建至600亩,年产600吨翠冠梨,资金投入主要用于基础设施、水系建设、冷链冷库建设,主要为了拉长翠冠梨的上市期,培育早熟品种。


读屏专用
声音开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十字线
大字幕
快捷方式
重置
固定
说明
退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