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港滩涂复垦绿色大米上市
产生日期:2013-11-13 05:58 来源: 新民晚报
昨天,出产于临港东滩上的绿色大米第一次在卜蜂莲花超市与上海市民见面了。临港管委会和南汇新城镇负责人告诉记者,继相邻的南汇东滩滩涂复垦5万亩良田成功后,临港东滩也已完成滩涂复垦1.5万亩,一期近日首次获得丰收,二期明年开耕,几年后,复垦总面积有望达到5万亩。这两处将共同组成浦东东滩的10万亩粮仓,规模在国内数一数二。
当年复垦当年丰收
上海土地金贵,要保住耕地红线,要保证粮食生产,上海人发明了一套自己的办法——几个半路出家的“农二代”历经数年磨练出盐碱滩涂综合快速治理专利技术,在国内率先攻克了互花米草泛滥成灾等海边盐碱滩涂地复垦面临的许多难关,并于五年前在位于浦东老港镇海边的南汇东滩成功应用,创造“当年复垦,当年插秧,当年丰收”奇迹。经过几年发展,南汇东滩总面积达到5万亩,成为上海最大的粮仓,这一技术还被上海人输出到浙江慈溪、山东东营等地,成功垦复面积也达到5万亩。
目前,浦东正在积极建设“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农业旅游示范区”,临港地区也正在如火如荼地发展中。在以“双特政策”和设立自贸区为抓手开展各项建设的同时,临港人也将目光投向了海堤内这块一望无垠的处女地。
成功经验迅速复制
2012年11月,以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为前提,临港东滩万亩粮田整理复垦工程正式启动。短短几个月,临港管委会和南汇新城镇清退鱼塘1800多亩、回收清理土地1.35万亩,拆除临时建筑和违法搭建3000多平方米,搬迁乱堆物200多处,为5月及时插秧打下坚实基础。如今,成功垦复南汇东滩的几名“农二代”被请到“邻居”临港东滩,负责垦复、种植等,成功经验迅速复制落地,共同组成浦东东滩近7万亩良田,为上海的现代高效农业发展又增加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同时,也为由于临港大开发而富余出的200余名农村劳动力提供了就业岗位,人均月收入超过3000元。
浦东东滩的土地和水质未经污染,其种植的水稻达到绿色无公害标准,其中,南汇东滩还建成了3000亩有机田,为市民生产安全美味的粮食。同时,通过集约化等方式控制成本,保证大米物美价廉,例如仅全程机械化一项,每亩成本就比传统种植降低二三百元,每千克零售价仅为6元,低于同类大米的售价。
临港东滩万亩良田紧邻浦东南汇嘴观海公园。一路驱车,记者眼中是一片丰收景象:金色麦浪被海风吹拂出一道道优美曲线,联合收割机在集约化农场畅行无阻,一米宽的机器在700米长的稻田里走一行,收割面积就超过一亩地,产量逾550公斤。几天内,水稻将收割完毕,之后将种植油菜。待到明年春季,几万亩油菜花同时绽放,其盛景可以想见,临港东滩有志于打造观光、旅游、示范农业基地的雄心也将初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