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园一岛”入乡村 田园美景引客来
产生日期:2013-11-12 05:21 来源: 新华社信息
位于青浦区西南面、地处拦路江(当地人俗称泖河)和太浦河边上的张马村,近年来依托傍水而居形成的自然村落和500亩水源涵养林造就天然“氧吧”,积极探索农业生态旅游新路,先后引进上海太阳岛国际俱乐部、上海寻梦园香草农场、泖塔农情园、上海泖蓝果树种植专业合作社(蓝莓园),形成了“三园一岛”农业生态旅游新格局,不仅为田园乡村美景增色添彩,而且吸引了市民近悦远来,助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前不久,张马村将本市第二届“我喜爱的乡村”这一招牌揽入囊中。
农情园里橘子红了
深秋季节,泖塔农情园偌大的一片橘林桂满成熟的橘子,自然吸引着自驾游的市民前来采橘,体验一把田园乡村生活。据园主李经理介绍,每逢周双休日,许多白领带着孩子兴高采烈地在橘林内采摘、品尝橘子,还捎上满满几袋带回家,让家人分享他们的劳动成果。
占地350亩的泖塔农情园,集学生实践及市民农耕、生态蔬菜采摘、特色水果自行采摘、生态家禽观赏、生态鱼塘垂钓等于一体,为游客展示一幅丰富多彩的农家风情画卷,为市民提供了一个休闲、娱乐、健身及体验农家生活的场所。泖塔农情园2010年被青浦区列入第一批市级农业旅游项目。
“三园一岛”助农增收
泖塔农情园,只是张马村亮丽风景中的一角。拥有2930亩耕地的张马村除种植水稻、茭白等农作物外,还种植了500亩水源涵养林。清新的空气,优美的环境,加上淳朴的民风,自然吸引了太阳岛、寻梦园、蓝莓园等企业纷纷入驻。
上海太阳岛国际俱乐部是一座综合性的养生度假村。太阳岛曾被称为泖岛,自唐朝起,便积累了悠久的历史文化。中国五大古灯塔“泖塔”屹立于此,至今已有1200年,成为这座特殊岛屿现存的珍贵历史遗产。太阳岛拥有国际高尔夫球场和沙滩泳场,以及诸多娱乐和养生场所,现已成为市民理想的度假地之一。
占地400亩的寻梦园,以法国薰衣草等香草系列为主题,建成目前华东地区规模最大的香草农场,其种植了近200种香草花卉。每年的4月至11月底,各种香草争奇斗艳、花香飘逸。这里成了拍摄婚纱照的最佳外景摄影点之一,吸引很多新人留下了美丽的倩影和美好的回忆。同时居住城市的市民和城市丽人携带家人也来“拈花惹草”,享受美丽的乡村风光带来的欢乐。
浦江蓝蓝莓园面积达300亩,是目前国内不可多得的蓝莓培植基地。经过多年的育种养护,现已产出了高品质的蓝莓、红莓、黑莓,并提供现场采摘与品尝。现已成为都市白领的一项田园生活体验的时尚活动。
“村民生活在美景中,也收获在美景中。”张马村党支部书记朱秀英一语道出了“三园一岛”在生态农业旅游经营中所起到关键的作用。
有着598户、2018人口的张马村,早在5年前就实现了土地近100%集体流转统一经营,实行了大户承包、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公司新型农业生产经营的发展模式。不管是种植大户,还是在“三园一岛”内兼职的村民都找到了各自的创收渠道。
发展壮大传统农业
基于荡田遍布,水系丰富的地理特点,张马村逐渐形成了茭白、水稻种植的农业传统产业,也成为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近年来,张马村发展壮大传统农业,并形成特色产业,积极推进土地规模化经营管理,按照“规模化、标准化、市场化、生态化”的发展思路,将农业也从单一的种植水稻、茭白发展到现在的规模化多种经营种植,增加村民收入。
张马村于2004年、2012年先后成立上海泖塔茭白专业合作社和上海泖荡稻米专业合作社,出产优质茭白和大米。其中以“泖塔”冠名的茭白进入上海农贸市场,深受广大市民的欢迎。随着“泖塔”品牌声誉鹊起,茭白以外的其他蔬菜也逐渐纳入合作社的经营范围,2008年起,合作社在蔬菜基地内建成了面积500亩的蔬菜标准化示范区,修订完成了“泖塔”牌蔬菜品种的产品企业标准和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其中番茄、黄瓜等6个品种获得农业部“无公害”蔬菜质量认证。2009年,又通过了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2011年,又通过了良好农业规范(GAP)质量认证。2012年,合作社共销售农产品7000余吨,实现销售收入1015万元,获利86万元。今年,合作社又将迎来一个硕果累累的好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