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场疑现沥青鸭 煲汤析出恶臭油污状颗粒
产生日期:2013-11-04 02:12 来源: 新浪网
买来一只鸭子煲汤,没想到水烧开没几分钟,一锅汤里就析出了许多黑色油污状颗粒,发黏,恶臭。前天,市民丁女士致电本报,怀疑自己在天钥桥南路一家集贸市场买来的鸭子经过沥青煺毛处理,是只“沥青鸭”。
【市民曝料】
煲汤发现臭味颗粒
丁女士告诉记者,10月30日上午,她在天钥桥南路上的“龙南综合二市场”买了一只“光鸭”。所谓“光鸭”,是指已经过煺毛处理的,未冰冻,女店主还当场帮她剖杀,掏尽鸭子肚子里的内脏,价格60多元。
回家后,丁女士将这只鸭子下锅煲汤。一锅汤烧开,丁女士准备撇去汤中的血水沫时,却看到汤水中漂浮着许多黑色颗粒物。“起先我以为把鸭子的眼睛戳破了,后来发现不对劲,怎么黑色物质越来越多。”她说,这些黑色颗粒物有黏性,闻上去很臭,“像是柏油的味道。”
摊主辩称从别处进货
前天下午,记者在丁女士家中看到了这锅“怪异”的鸭汤。只见鸭汤中果然漂浮着不少黑色物质,小的如米粒,大的如赤豆;拿筷子捻,确有黏性,有一股又焦又臭的怪味,“挑破”后怪味更加明显。
丁女士告诉记者,她发现异状后,曾于10月30日下午即上门向摊主反映。摊主辩称,自己的鸭子是从别的地方进货的。“从来没听其他客人反映有这种情况,我要向对方问问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肯定给你说法。”前天下午,丁女士再次来到这家铺位,但摊主仍未给出明确的答复。
这样的鸭子哪敢入口,丁女士只得将那锅鸭子连汤倒掉了。“几十块钱是小事,我不想把自己的身体吃坏了。”她还为更多不知情的消费者担心。丁女士希望,为了市民的食品安全,相关部门应对这一现象引起重视,好好查一查。
【记者验证】
前天下午,为验证丁女士的遭遇,记者佯装顾客,在丁女士买鸭的铺位前称也要买鸭子,结果如出一辙。
一点毛渣也没有
女摊主说,鸭子有两种,草鸭和老鸭,煲汤的话买老鸭。冰柜里只剩一只老鸭了,每公斤40元,一只鸭共80元。记者注意到,鸭子已经煺毛,众所周知正常状态下鸭毛难煺,特别是细绒毛很难清理,但这只鸭子十分白净,几乎一点“毛渣”也没有。随后女摊主将鸭子内脏掏洗干净。
记者回家后,将鸭子洗净入锅,加水点火,开始“实验”。水烧开没几分钟,果然看到不少黑色油污颗粒析了出来;越烧,漂浮的黑色油污越多,有一股难闻的焦臭味,很快整锅汤几乎都“沉渣泛起”,浑浑的。这样的鸭子能吃吗?
黑色油污是什么
这些黑色油污颗粒是什么?记者请教了附近一家专门卖生鲜鸡鸭商店的店员。“这应该是沥青,即俗称的柏油。那只鸭子应该经过沥青煺毛,所以看上去毛拔得非常干净。烧汤时,渗入鸭子皮肉内的沥青重新析出,形成黑色油污。”
松香、石蜡和沥青,是给鸭子煺毛使用较多的“非法”手段。涂上了沥青的鸭子,煺毛就像脱衣服一样简单,一只鸭子几秒钟就变得干干净净。但“沥青鸭”对人健康影响很大,国家早已明令禁止。沥青含有煤、焦油等物质,食用后会有导致哮喘甚至肺癌的风险,也会伤害人的神经系统,使人神经衰弱;小孩子食用,还会对智力造成损害。
>>如何辨别“沥青鸭”
市民在挑选鸭子时,可以从外观上观察。“沥青鸭”比较白滑,基本上没有什么细毛和绒毛,而人工拔毛的鸭子身上有许多细毛及绒毛;其次,可以用手挤压鸭头眼睛附近的呼吸孔,看有没有黑色的黏状物流出,如果有,多半是沥青鸭。(本报记者 陈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