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滞销今年涨价却产量偏少 多方设法给本市柑橘"找出路"

产生日期:2013-10-24 02:38      来源: 东方网

  东方网10月24日消息:据《青年报》报道,又到了柑橘集中上市的季节,记者昨天获悉,今年全市柑橘产量约十七八万吨,比去年减产三分之一以上,不过批发价却翻了一倍多,橘农收益基本持平。而在经历了去年大面积的滞销后,政府部门从品牌建设、营销策略等多方面探索,为上海柑橘寻找出路。

  产量减少三分之一以上

  “今年橘子减产了一半,产量是我种橘子25年来最少的一年。”昨天下午,崇明县绿化镇合作农场负责人陶永达告诉青年报记者。老陶分析,遭遇了去年的最大增产之后,橘树有些透支。而自己种植的橘树都已经有25年以上的树龄,产量开始走下坡路,减产更明显。

  尽管现在橘子每斤的批发价在8角左右,比去年贵了一倍,橘子也不愁卖,小贩等在田头直接上门收,但是由于产量减少,老陶依然高兴不起来。“去年亩产8000斤每斤卖四毛五,现在4000斤产量每斤卖8毛,我还是赚不了什么钱。”老陶告诉记者,目前橘树还在青转黄的阶段,口感还略酸,预计本月底能全部泛黄,11月中上旬能集中上市。

  上海柑橘栽种主要集中在崇明三岛和浦东原南汇地区,其中横沙岛是全市种植柑橘面积最大的区域,据横沙乡经济发展办公室副主任朱建飞介绍,今年横沙乡柑橘产量约5000万斤,比去年减产1000万斤,平均减产约三分之一。受今年夏天前期高温影响,柑橘上市推迟了半个月左右,目前还处于刚上市阶段,小贩的田头批发价约1.2元/斤。

  市农技推广中心果树专家王秀敏告诉青年报记者,今年全市柑橘种植面积约10.5万亩,预计产量在十七八万吨左右,比去年减产了约三分之一。“今年全市水果平均比去年减产15%-20%,单价则略高,效益基本和去年持平。就柑橘而言,甜度和品质均好于去年,批发价1元/斤左右。”王秀敏称,随着宫川等主载品种陆续上市,单价有望更高一些。

 统一包装集中打品牌

  去年的柑橘滞销让橘农深受其害,尽管政府部门开辟公园让橘农售卖,但依然治标不治本。今年早在柑橘上市之前,横沙乡就开始寻找多种方法帮橘农打开销路。“今年9月我们带领合作社负责人去东三省考察,帮助他们打开销路。”朱建飞称,通过政策补贴伙食、住宿等方式,鼓励橘农去考察东北市场,没想到效果很好。此外,横沙乡的橘子还通过崇明绿联会打入了市区各大门店,方便上海市民采购。

  王秀敏认为,上海的柑橘当务之急是建立自己的品牌。今年起,在崇明前卫、绿华等地,越来越多的合作社开始实行柑橘分级制度,即将品质较好的柑橘精品化包装。经过分级之后,原本几毛一斤的统货可以卖至四五元一斤。


读屏专用
声音开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十字线
大字幕
快捷方式
重置
固定
说明
退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