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金山朱泾:首创村级合作社 实实在在惠村民
产生日期:2013-09-18 07:42 来源: 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上海9月17日讯(记者李治国、通讯员徐茜)“去年效益不错,种植的28亩小皇冠和瓜翻稻,亩产值达到2万多元,利润近1万元,效益是常规作物20倍,今年我们又扶持了两个纯农户,让他们以入股的形式加入到我们合作社,带领他们共同致富,今后我们还打算在农业规模化经营上再做文章。”上海金山区朱泾镇慧农村党总支书记陈秋余谈起上海慧农甜瓜专业种植合作社这一年的运作情况及对下一阶段的工作设想时自信满满。
然而,这些成绩的取得实属不易,陈秋余告诉记者,过去由于种植业单一,基本就是种二麦,农户收入不尽人意。转机还得从区机关事务管理局与慧农村双百结对后说起,在区机管局党支部的倡导下,慧农村在全镇率先创办了一村一场种植优质小皇冠,并主动牵线搭桥,无偿聘请区种瓜大王蔡金龙给予技术上全程指导,帮助慧农村发展精品西瓜种植。
至于合作社的运作模式则采用的是股份制,村集体是最大的股东,占有10股,蔡金龙占6股,其余由党员、队长、纯农户入股,于是,2010年,以村为主体的朱泾镇首家股份制农业合作社成立,起步资金就是全部股本15.5万元。
由于从瓜田的选址、播种、肥水、温度控制、花期授粉到采收,都由蔡金龙全程指导,所以每年小皇冠销售都很火爆,今年也不例外,几乎是供不应求,亩产值收益均在21000元左右。今年新扶持的两个种田大户,首次试水就已经尝到了“甜头”,都显得信心满满。
三年过去了,合作社如同一颗茁壮成长的树木,根系越来越牢固,枝叶越来越繁茂。而最令陈秋余他们感到高兴的是通过合作社带来的示范和榜样作用,“之前合作社的第一批股民黄金喜已经自己做起了老板,他承包了60亩田,成为了村里的种粮大户,收益很客观。”
对于未来的发展发展,陈秋余自有一番打算,他计划扩大合作社种植规模到50亩左右。另外,为了让合作社经济效益更大程度的服务于民,村党总支部与区机关事务管理局党支部协商后决定设立合作社帮困基金,拿出合作社利润的20%与区机关事务管理局帮困专项资金一起,救济村里的特困村民,缓减或改善他们的家庭经济状况。
据悉,自双方支部结对以来,通过整合资源,因地制宜开展了诸多的活动,如每年重阳节对慧农村80岁以上的近200名老人送上月饼,每年都会邀请村两委班子人员参加机关党组织上党课等活动,真正让双百结对结出了硕果,实实在在惠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