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铃子的味道,侬还记得伐?昔日田间水果重现沪郊
产生日期:2013-08-05 01:16 来源: 东方网
据《劳动报》报道,金铃子,侬吃过伐?面对这个提问,不少“8090”恐怕答不上来。有些人说不定还在心里暗暗嘀咕,“金铃子”不是一种昆虫吗,难道也能吃?
作为一度在沪郊销声匿迹的田间水果,金铃子如今在上海嘉定区重现。不过,记者日前前往采访发现,目前该水果的种植面积也并不大,只是处于推广阶段。由于其在上海基本已经绝迹,为此果园还不得不从外地引进种子。
田间水果一度消失
金黄色的外皮,外形颇有些苦瓜的模样,指甲轻轻一掐,外壳便爆了开来,露出的是如同石榴般红灿灿的果实,吮上一口,除了清甜,一股田间的自然气息就这样在舌尖荡漾开来……在嘉定的沥江生态园里,记者总算尝到了久违的金铃子味道。
对于金铃子,有点年纪的上海市民可并不陌生。在人们的口中,它还习惯被叫做“癞葡萄”、“锦荔枝”等。过去,在田间、在家里的墙前屋后,总少不了经常看到这种特别的水果,别小看它“卖相”不怎样,可是小时候还真的挺受欢迎。金铃子除了口味挺不错,还能入药。小孩子身上长痱子,可以用它的藤泡着洗澡,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不过,这些年来,金铃子却是越来越少,甚至不见踪影了。沪郊的农民告诉记者,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郊区的田地正在逐渐减少;另外,如今种植的都是经济作物,讲究的是产量和效益,而作为“好玩”的金铃子,自然被淘汰出局,种的人越来越少,最后逐渐消失。
种子无奈从外地引进
“最初,我们也想从本地移植,但找了一大圈,都没发现金铃子的身影。”沥江生态园副经理王强告诉记者,万般无奈之下,只能委托他人从浙江找到了种子,这才在上海重现了当年的田间水果。
最初,生态园只想增添一种果品和景观。“觉得金铃子成熟时金灿灿一片,挺好看的,压根没想到对外卖。”王强告诉记者,没想到等到果子成熟后,不少前来的上海游客对此大为青睐,当场尝两个不够,还常常提出要买些回去。
即使如此,生态园如今种植的面积依旧不过三、四亩,并没有扩大规模。对此,王强告诉记者,金铃子特别的娇贵,新鲜摘下后,别说放两天,哪怕过夜都会“爆壳”,只要里面红色的汁水外溢,果子很快就得坏。
身价飙升成“贵族”
既可使用又能观赏,还容易勾起人们童年的回忆。据了解,部分星级酒店和高级餐厅,如今也把眼光瞄上了金铃子,将其经过加工后,端上了餐桌。
不过,王强告诉记者,这价格可是不低,小小的一枚金铃子,能卖到20至25元,昔日的“土水果”,如今身价飙升成了“贵族”。
但是,对于市民来说,想要吃上金铃子,不妨自己动手来种。在网上,不乏金铃子种子的销售,几元钱的价格就能买到好几粒。据了解,这种水果特别好打理,属于“给点阳光就灿烂”,将种子丢入土中,只要天气温度适合,一个月就可发芽出苗,等再长高点就可以搭个棚,然后自己就会顺着棚子自然生长,最后就会开花结果,等果子的颜色变得金黄,就可以大快朵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