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上大米基本产自东北苏北 专家:食谱多元化多配粗粮
产生日期:2013-05-22 05:50 来源: 东方网
据《新闻晚报》报道,在广州检出镉超标大米后,不少市民开始担忧本市大米是否安全。市食安办表示,上海市场目前暂未检出大米镉超标。
湖南籼米极少入沪
“上海人吃的大多是产自东北、苏北的粳米,此次涉事大米是产自湖南的籼米,我们多年前开始已经很少食用。”在今天上午开幕的第二届“良友民生节”上,良友集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旗下的乐惠米业主要经营苏北、东北大米,前两年在沪上热销的虎林大米更产自黑土地,当地唯一的工业就是大米加工业。“每个批次的大米原料采购进来后,都要由国家级的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重金属检测,不仅针对镉,还包括汞、铅等其他重金属。”
上海市粮油行业协会的相关负责人也表示,东北、苏北大米是上海市场上的主流,此外安徽和本地大米也占部分市场,产自湖南的籼米极少入沪。“计划经济时候吃过,因为口感比较粗糙,已经很少在上海市场出现了。”
搭食粗粮可降低风险
长期食用“镉米”威胁居民身体健康,对我国的食品安全和粮食安全也造成威胁。如何尽量降低镉超标大米对自身健康的影响?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朱毅建议,不要长时间食用同一产地和同一品牌的大米。吃不同产地的大米从营养角度可以更均衡,也可以规避一些食品安全风险。
国家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日前也刊登文章,建议消费者减少对大米(尤其是单一来源的大米)的食用依赖,按照中国居民膳食宝塔的推荐,每天的膳食应该包括多种食物,主食也应该包括各种粗粮等另外,根据日本的研究显示,钙和维生素D缺乏的人群,对镉过量会更加敏感,所以,保证自己的食谱中有充足的钙和维生素D,可能有助于增加对镉的抵抗力。
不过从长远来讲,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才是杜绝“镉大米”流出的根本之道。专家建议从完善立法、加强研究、发展相关产业、实施更严格的环境政策等方面进行治理。
香港买米过境不能超30斤
近日,继去香港抢购宝宝的口粮后,出境买大米的说法在网络上流传开来。尽管网友们多为调侃,但大米作为香港的法定储备商品,携带超过15公斤的大米过境将可能面临牢狱之灾。
据广州媒体报道称,近日来香港多家超市由于竞争接连推出降价打折大米,不少网友发出赴港抢购大米的消息,但记者在香港多家连锁超市探访,并未发现抢大米的情况出现。事实上,根据香港法例第296A章《储备商品(进出口及储备存货管制)规例》,食米是香港唯一的一种储备商品。据了解,任何人的个人行李内无论是供本人使用或作为礼物从香港出口或者进口至香港的储备商品,只要重量超过15公斤就需要工业贸易署署长亲自签发的出口许可证,否则任何人不得将过量大米运送出口。根据《储备商品条例》,一旦携带超过15公斤的大米过境被查出即属犯罪,一经定罪,最高可被处罚款5万港元及监禁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