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将建全国唯一土壤污染控制与修复工程技术中心

产生日期:2013-03-26 02:01      来源: 东方网

  东方网消息:土壤也要修?是的,受污染的土壤必须要经修复才能派其他用途。日前,由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申请的国家环境保护城市土壤污染控制与修复工程技术中心获环保部批准建设。

  该中心是目前我国唯一以土壤污染控制与修复为目标、面向国家环境管理服务的工程技术中心,主要任务包括立足城市土壤污染控制领域,开展重金属、有机物及复合性城市土壤污染修复有关技术、设备开发和产业化,推进城市土壤污染控制与修复产业发展。

  本市对受污染土壤的调研和修复,多年前已开始,2005年市环科院成立上海土壤修复中心。从监测结果看,上海地区PTS(持久性有毒物质)的污染状况不容忽视。苏州河底质、长江口潮滩、近郊蔬菜土壤和位于中心城区的工业用地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

  国家环保主管部门明确要求,所有产生危险废物的工业企业、实验室和生产经营危险废物的单位,改变原土地使用性质时,必须对土壤进行污染程度监测分析和环境影响分析,确定土壤功能修复实施方案。上海市政府也规定土壤污染超过国家标准时,应采取措施修复被污染土壤。

  土壤修复工程繁复,耗时长远。对于某些生物修复技术,要见成效至少10年以上。而与土壤持久性污染有关的物质有上百种,分直接与间接接触对人体造成不同程度伤害。一般方案是物理、化学、植物修复手段多管齐下,原位、异位处理兼行。例如,对于铅含量超标的土壤,有4种方法修复,可单独或多项同时使用。首先考虑在土壤上种植物,喷洒药剂使植物吸收铅元素;还可在土壤中掺加还原剂,固定铅元素,使其不易被人体接触、吸收;或使用乙酸等化学溶剂将铅元素“洗”出来;也可在土壤中插入阴阳电极,形成电场,让铅朝一个固定方向集中再行处理。

  不少有识之士也在呼吁,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土地“工(用)转民(用)”过程中,建立污染场地风险管理制度及相应的法律法规体系已迫在眉睫。


读屏专用
声音开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十字线
大字幕
快捷方式
重置
固定
说明
退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