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菜场发代金券补贴居民 去年印制5万元今年继续推行
产生日期:2013-01-25 02:03 来源: 东方网
据《东方早报》报道,为了买到便宜菜,有人坚持乘公交到大型菜场,有人到蔬菜批发市场“拼团”采购;而为了让百姓买到便宜菜,有菜场设立平价专柜拉低菜价,也有菜场通过居委会向居民发放代金券。
老人买了14年便宜菜
1月17日,长宁区玉屏南路青菜是每斤2.5-3元,曹安市场2.5元;铁棍山药,长宁每斤7元,曹安只要4-5元/斤。
79岁的扈懋英坐公交到曹安批发市场买便宜菜已经14年了。
扈懋英住在天山三村,小区附近有四五个规模不等的菜场,但扈懋英很少在那里买菜。扈懋英说,她家附近的菜场,均价要比曹安市场贵1元钱,有的价格甚至翻一倍。
曹安市场是上海少有的批发与零售兼顾的蔬菜市场。白天,到曹安市场零购蔬菜的大多为中老年消费者,大多携带推拉车,使用老年卡乘坐公交车。
其实,菜价中的一部分物流环节由消费者自身完成了。而居民使用的是自己的零散时间,由于没有计入这部分运输及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成本,因此也觉得菜价确实便宜。不过对于忙于上班的大部分工薪族而言,这样的买菜成本却高于在附近菜场的购菜价格。
曹安市场是一级与二级批发共有的市场,不少蔬菜是从其他批发市场批发而来。距离曹安市场约七八公里,就是上海最大的江桥蔬菜批发市场。
到批发市场拼团采购
江桥的冬瓜来自海南,土豆来自内蒙古,上海市场中约90%的外地菜在这里销售。主营西红柿和豆类的曹建来自东北,他的菜一般从福建运来,运输过程中需要14个小时,到上海后,与零售价格相差能达三四元。
对于曹建来说,虽然零售的价格高,但在江桥做零售却是亏本生意。“一车至少8吨,如果零售,这个人拆一下,那个人挑一下,我没这么多时间和精力对付。”曹建介绍,一级批发商以跑量为主,一次交易至少上千公斤,这样省下的是人工成本和时间,因此价格才能便宜。
不过,近几年出现了一个现象,市民有时会跑到江桥菜市场拼团进行买菜。江桥菜市场设有一个公平秤,不少市民会聚到江桥市场,一起批发几百公斤蔬菜,再到公平秤附近,大家按照自己的份额分菜。实际上,买菜者这时既是购物者又兼了下级批发商的功能。
平价专柜拉低菜价
1月9日,调研人来到美天三角场菜市场时,三角场菜市场刚刚与吴天、东海蔬菜合作社签订合约。从签订合约第二天开始,就有从当地合作社田的蔬菜直接运到三角场菜场平价菜专柜售卖。
市场副经理刘海宁介绍,农标对接中,到这里卖的蔬菜基本上就按田头的价格加一些运输费,其中的中间成本能有所减少。“昨天的青菜价格是2.5元/斤,合作社进来的价格是1.5元/斤,卖1.6元/斤。田头菜一进来,至少拉动整个菜场的价格降到2元/斤。”刘海宁说,在菜场引入新的竞争,不仅能保证菜品的质量,也能让价格趋向一个偏低的合理价位。
同样的模式在杨浦区也已铺开。这个月开始,阳普菜场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在下属的10家标准化菜场各设一个平价专柜。比如,在靖宇路菜场,藕4.0元/斤,芹菜3.5元/斤。这个价格在相邻的摊位都是5元/斤。公司总经理马俊透露,这也是他们探索的平抑菜价的举措之一。这些专柜摊位费都减免一半,政府和企业各出一半。10个摊位中8个摊位常年平价。
然而,这样的模式有局限。“这完全是政府和企业贴钱,为了做公益,目的是带动其他摊位降低菜价,大面积推广并不太现实。”马俊说道。
直接给居民发菜贴
在普陀区高陵路菜场,这里的公营菜场施行的又是另一种平价政策。高陵路标准化菜场已经开设6年多,面积有4000平方米。菜场位置好的摊位与差一点的每个月只差50元。
此前,高陵路菜场在蔬菜价格飞涨的季节,政府补贴菜场,菜场也对摊位实行过补贴,但效果并不明显。“补贴是给了,但是菜价感觉没有降下来。”
几年前,高陵菜场想出一个办法,将补贴直接花在购菜居民身上。高陵菜场印制了优惠代金券,每张2元、5元,投到居民信箱中,将实际利益直接留个居民。
“直接把补贴发给居民,也就相当于菜价便宜了点。”经理程振权说,第一年试行的时候,有些居民还以为是小广告,扔了不少,直到看到邻居得到实惠后,才发现是真的在开展惠民活动。
此后,为了保证公平性,高陵菜场将代金券委托居委会分发。“这样能保证每个家庭都收到,此外还在菜场门口安排人员现场为进入菜场的居民再补发部分代金券。”菜场经理程振权介绍,高陵菜场的代金券补贴,只在菜价波动大、菜价高的时候才进行,“补贴的这部分都是靠菜场自己出,天天补贴也不行。”去年春节的时候该菜场就印制了这样的5万元代金券,而今年春节,菜场还将继续这一方式。
“只是这种方式也不能长久,毕竟是市场经济,政府补贴不可能长久,也只在春节或者十一的时候才会做。”程振权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