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鲜大礼包销售进入旺季 购买时需要看清单品产地

产生日期:2013-01-18 01:09      来源: 东方网

  据《新闻晚报》报道,临近春节,海鲜大礼包销售进入旺季,针对铜川路、兰溪路附近一些经营户标价虚高,短斤缺两的情况,铜川路上的铜川水产、百川综合、利民冻品三家市场近日公开承诺,凡是市场内售出的海鲜大礼包,若发现短斤缺两,以次充好,市场将先行赔偿。

  据上海水产行业协会秘书长范守霖透露,海鲜大礼包,以年均20%的速度风行上海水产市场,大礼包内容也从单一冻品发展到冰鲜鱼虾蟹、鱼糜制品、腌制品、水产干货等组合。但由于缺乏标准化监管,乱象渐现。同样品名的海鲜,因品种不同而价格相差很多,如南海金鲳与东海鲳鱼,均是鲳鱼,东海鲳鱼却比金鲳鱼贵三倍左右,南非鲍鱼批发价每斤400元,大连产鲍鱼仅150元,所以消费者要看清大礼包里的单品产地,提防以次充好。冻品市场的零售价与批发价相近,如烟熏三文鱼价一般要比超市便宜30%,市场外一些滑头商贩往往把实价抬高20%-30%,放在网上销售,消费者还需进市场货比三家。虾味丸大多由鱼糜、淀粉和各类调味品制成,其实不是虾肉丸,一些经营户也会以假乱真,单品包装上不具体说明这些人工制品的真实成分。另外,冻品分量一般都包括水产表面结冰,包冰率10%-35%不等,如条重1斤的冻黄鱼,净重往往只有8两左右,消费者选购时可要求商家标明净重,或以条、只、盒、袋计价。

  普陀区工商分局指导下,铜川水产等三家市场明确规定,场内所有经营户所售海鲜大礼包,必须一一列清商品的品名、规格、产地、生产日期和保质期,若出现违规行为,由市场先行赔付,严重违规者将被取消经营资格。
标签:

读屏专用
声音开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十字线
大字幕
快捷方式
重置
固定
说明
退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