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园子”多了“菜篮子”稳了 雪后菜价不再失控的背后
产生日期:2013-01-05 01:50 来源: 东方网
东方网消息:元旦前后,上海雪花飘飘。让市菜办主任陈德明欣慰的是,“一下雪菜价就失控疯涨”的现象,并未在申城出现。
以往上海的绿叶菜价,会因台风、冰冻等时有上涨。但过去的一年,“菜篮子”平稳了许多。
菜篮子的稳,来之不易。记得2010年深秋,市民纷纷反映菜价贵,但松江叶榭镇菜农许杭却打电话向记者抱怨:“都说蔬菜涨价,但我怎么感受不到?”当时的批发价青菜每500克0.2元,花菜每500克0.8元,与市区零售菜价相差4到10倍,但上门的菜贩还要压价。为此老许发誓,剩下的菜全部翻耕作绿肥,因为卖菜钱还抵不了采收人工费。
然而,无论菜贱菜贵都会伤农的现象,这两年没再出现。
让记者印象最深的,是菜农郑红卫说过的一句话:“虽然成本年年涨,但政府惠农扶持力度也越来越大,种菜还是能赚钱的!”
半个月前的一个雨天,记者来到闵行华漕镇采访,浙林合作社负责人郑红卫喜滋滋看着60亩大棚里的蔬菜长势,细数自己所获的扶持政策:建起设施大棚,每亩获1.5万元财政补贴;配2辆冷藏车,获24万元补贴;造2座冷冻库,获35万元财政补贴……
老郑是浙江杭州人,来上海创业多年,做过物流、贸易等,唯独种菜卖菜赚钱最难,但他还是决定坚持下去。
2011年,本市在全国率先推出绿叶菜价格保险,鼓励农民在种菜较难的夏季和冬季大胆种菜,如有亏损可获得保险赔偿,这就保障了淡季的绿叶菜供应。2011年,蔬菜农资综合补贴标准也由原来的每亩60元提高到了76元,去年又提高到每亩90元;2011年还新增了绿叶菜种植补贴,市级财政每亩补贴80元。同时,还推动产销对接,鼓励在社区设立“周末菜场”、“钟点菜场”,减少中间环节,让利于市民,有利于农民。
几天前,市农委公布了一项数据:2012年青菜的最高周均价和最低周均价为4.9元/千克和1.0元/千克,与2011年的6.4元/千克和0.8元/千克相比,价格波动范围明显缩小。
平抑菜价与鼓励种菜,从此不再成为一对矛盾。种菜的环境越来越好,沪郊投资“菜园子”的人也更多了。